第2章 善待工作——與老板過招的硬本領(1 / 3)

商業社會,老板麵臨更大的生存壓力,想要贏取他的肯定和賞識,光耍“嘴巴皮”是不行的,必須要拿出真功夫,圓滿地做好本職工作。其基本要求是:工作起來要盡心盡力;工作不是為了老板,而是為了你自己;勤奮努力;高標準,嚴要求,精益求精……

1.工作不是苦役

如果把工作當成是一種苦役,你就會產生抵觸的心理,工作起來得過且過、效率低下。這不僅會影響公司的發展,還會荒廢你個人的職業生涯。

有一天,主人把貨物裝在兩輛馬車上,讓兩匹馬各自拉各自的一輛車。在路上,一匹馬漸漸落後了。主人便把它車上的貨物全放到前麵的車上。此時,它開始輕裝前進,並對前麵那匹馬說:“兄弟,你辛苦了!不過,你越是努力幹,主人越要折磨你!”

到達目的地後,有人對主人說:“你既然隻用一匹馬拉車,那麼你養兩匹馬幹嗎?不如好好地喂一匹,把另一匹馬宰掉,免得浪費草料。”於是,主人便真的這樣做了。

如果你對工作心存抱怨和消極,把工作看成是苦役,那麼,你對工作的熱情和創造力就無法激發出來,也很難說你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你隻不過是在“混日子”罷了!這樣,你早晚會步另一匹馬的後塵。

倘若如此,你所幹的工作不僅不是合格的工作,而且簡直跟工作的意義有點背道而馳了!一些人認為,隻要準時上班,不遲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領所謂的報酬了。他們沒想到,他們固然是踩著時間的尾巴上下班,然而他們的工作態度很可能是死氣沉沉的,是被動的。

另外,工作也不是以守時、以數量來決定的。那些每天早出晚歸的人,不一定是認真工作的人。對他們來說,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種負擔、一種苦役。他們是在工作中遠離了“工作”,不願意為此多付出一點,更沒有將工作看成是走向成功的機會。

記住: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你若是對工作產生了厭惡感,就等於對自己產生了厭惡感。

如果你所做的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也應當努力設法從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興趣。要知道,凡是應當做而又必須做的工作,總不可能是完全無意義的。問題全在你對待工作的認知程度和對工作表現出的態度上,這樣,就可以使任何工作都變得有意義。

如果你在心中將工作看成是一種享受,看成是一次獲得成功的機會,那麼,工作上的厭惡和痛苦感就會消失。不懂得這個秘訣,就無法獲取成功與幸福。

一個人隻要是踏踏實實、埋頭苦幹,他便不至於無可救藥,隻有把工作當成苦役的人才會永無希望。努力工作,而絕不貪婪卑吝,這便是成功的唯一真理。這個世界的最新福音,便是認識你的工作——它並不是苦役,然後動手去做!

貪圖享受是人性中固有的弱點,你若任它在你的思想中肆意橫行,必然將工作看成是苦役,因此,你將背棄本職工作,無法盡心盡責,其結果是,偏離公司、偏離你自己的目標。

在你的心中,應該立下這樣的信念和決心:從事工作,必須不顧一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你對工作不盡力,甚至把它當成是苦役,那將貶損自己、糟蹋自己,更不會從工作中得到應有的樂趣。

如果把工作當成是一種苦役,你就會產生抵觸的心理,工作起來得過且過、效率低下。這不僅會影響公司的發展,還會荒廢你個人的職業生涯。

2.蔑視工作=否定自己

菲利普在底特律的一家電器企業工作。

菲利普剛來這裏時,隻是一個普通店員。他每天的工作是清掃店鋪,並協助銷售員搬運貨物,將顧客選好的貨物送到指定的地方。

菲利普努力工作了10年。在這10年裏,他為家電銷售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的連鎖店以每年2家的速度遞增著。在連鎖店開到第20家時,盡管他是這個企業的核心指揮,盡管他一直得到器重,但他的想法卻發生了轉變。

回想自己努力工作的10年,菲利普一直以工作為生活的核心,每天從早忙到晚,工作幾乎占據著他所有的時間。他終於開始厭倦自己的工作,他對自己說:“我實在厭倦了商業中的利害關係,所以我應該辭掉工作,到一個美麗的小島上,過休閑愉快的生活。”

經過再三考慮,菲利普做出了決定。雖然所有人都反對他的決定,並盡力挽留他,但他還是辭掉了工作,帶著多年的積蓄,來到一個迷人的小島上,打算在此長期生活下去。

一個月後,他再也找不到初來這裏時的欣喜。因為,這裏沒有任何事情可做,菲利普閑得發慌。最後,他得出了結論:“以前我總是勾畫在南方生活的藍圖,那隻不過是對現實的逃避,也是放鬆自己的需要,那並不是我最真實的需要……”

當這種因為疲倦而產生的向往一旦滿足,就無法再從中體會滿足與幸福。而與逃避現實的想法相比,直麵現實,在現實中創造生命的價值、實現自己的願望,才能給予自己真正的幸福與滿足。

由此可見,人唯有在工作中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安鬆尼·阿斯特是個移民,年輕時隻身來到美國,曾在紐約街上靠幫行人擦皮鞋為生。那時,他還不會英語,但擦鞋技術非常棒,動作又很麻利。雖然他一貧如洗,卻以工作為榮。

有時,即使三餐不繼,他也不以貧窮為恥。雖然他個性內向羞怯,有時不免自怨自艾,然而,從未聽到他喊窮而怨天尤人。

以擦鞋為榮的阿斯特,憑著無比的毅力,奇跡般地開創了自己的事業——做鞋油生意。至今,他所生產的“克麗斯汀”牌鞋油,仍然暢銷全球。

即使是一個平凡的崗位,也可以做出一番驕人的成績。所以,不要蔑視自己的工作,蔑視工作就等於否定了自己的勞動,就等於否定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與逃避的想法相比,直麵現實,在工作中創造生命的價值,才能給予自己真正的幸福與滿足。

3.沒有卑微的工作,隻有卑微的態度

日本前女郵政大臣野田聖子出身名門,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清洗廁所,當時正值青春年少。可是,她並沒有瞧不起這份看似“低賤”的簡單工作。雖然她也痛苦過、失落過、退卻過,但一番激烈的自我較量之後,她找回了自信:“就算一輩子清洗廁所,自己也會是一名最出色的清洗工!”

她不斷地激勵自己,給自己加油,並給自己製定了嚴格的工作標準:讓馬桶“光潔如新”。其標準是:讓馬桶中的水達到可飲用的程度。她多次飲過廁水,為了檢驗自己的工作達標,為了強化自己的事業心。正是這種自我激勵,自己為自己喝彩,使她成為了幸運的成功者。

工作都是神聖的,如何對待自己的工作取決於自己的態度。

一位父親帶兒子去參觀梵·高故居,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爛的皮鞋之後,兒子問:“爸爸,梵·高不是位百萬富翁嗎?”父親答:“梵·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

後來,父親又帶兒子去參觀安徒生故居,兒子又困惑地問:“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裏嗎?”父親答:“安徒生是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棟閣樓裏。”

這位父親是個水手,每年來往於大西洋各港口。他的兒子叫伊爾·布拉格,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20年後,在回憶童年時,布拉格說:“那時我家很窮,父母都靠出賣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好在父親讓我認識了梵·高和安徒生,他們告訴我,上帝沒有這個意思。”

是的,上帝從沒有區分工作的高低,所以,在平凡的工作中,你也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瞧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實際上是人生的懦夫。與輕鬆體麵的工作相比,商業和服務業需要付出更艱辛的勞動,需要更實際的能力。當人不想接受挑戰時,總會找出許許多多的借口,久而久之便害怕起工作來。

有些人工作積極認真,用自己的天賦來創造美好的事物,為社會做出了貢獻;而有的人工作消極怠慢,他們沒有生活目標,徒有聰明的天資,到頭來終憾一生。有個很經典的故事,可以說明這一點。

據說,有兩個青年一同去找工作,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猶太人。恰巧,地上有枚硬幣,英國青年看也不看地邁步而過,猶太青年卻激動地撿起了它。

英國青年鄙夷猶太青年的舉動:“一枚硬幣也撿,真沒出息!”猶太青年望著遠去的英國青年,心生感慨:“讓錢白白地從身邊溜走,真沒出息!”

兩人同時受聘於一家公司。公司規模不大,工作比較累,工資也不高,英國青年承受不了,不久就辭職了,而猶太青年卻高興地留了下來。

兩年後,兩人又在街上相遇,此時猶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國青年還在尋找工作。英國青年對此不理解,說:“你這麼沒出息的人,怎麼‘發’得這麼快?”

猶太青年一語破的:“因為我沒有像你那樣,紳士般地從一枚硬幣上邁過!你連一枚硬幣都不要,怎麼會發大財呢?”

工作都是神聖的,如何對待自己的工作取決於自己的態度。那些瞧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實際上是人生的懦夫。

4.自己的工作,就值得盡心竭力

一位哲人說過,所有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隻要你誠實地勞動和創造,沒有人能夠貶低你的價值,關鍵在於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那些輕視自己的工作,無法從中發現自身價值的人,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老板,都是沒有價值的。其實,工作本身沒有貴賤之分,但對於工作的態度卻有高低之別。因此,無論你是一名清潔工,還是銀行裏麵的高級職員,都應該尊敬自己的工作,並為之盡心竭力。

可是在今天,有很多人輕視自己的工作,他們雖然身在其中,卻無法認識到工作的價值,而隻是把它當成迫於生活壓力的勞動。他們輕視自己的工作,自然無法投入全部的身心。他們在工作中敷衍塞責、得過且過,這樣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會有所成就。

也許,某些行業中的某些工作看起來並不高雅,工作環境也很差,社會評價也不那麼高,但隻要它有效用,就是有價值的,就值得你好好對待。在許多年輕人看來,公務員、銀行職員或者公司白領才稱得上是紳士,一些人甚至願意漫長等待,目的是求得一個公務員之職,但是,若用這同樣的時間,他們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在現實中找到更合適的位置,發現自己更大的價值。

更有甚者,輕視自己的工作,將工作當成低賤的事情,那麼,伴隨他的隻是工作的艱辛、煩悶。這樣,工作自然也不會幹好。

因此,我們應該去掉自己的一些“工作”偏見,認真去發現每一份工作背後所蘊涵的價值,把工作看成創造一番事業的必由之路。這樣,我們工作時才能更主動、更有效。

事實上,無論你所在的公司規模多麼小、業務多麼簡單,它必定有自己的過人之處——或許是一家高科技公司,或者有先進的管理經驗,或者有一種催人上進的企業文化——而這些都是你人生發展必不可少的。所以,每天麵對自己的工作,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全麵地認識自己的公司,每天去觀察它的成長和自己的成熟,從公司及同事那裏學習知識和技巧,充分利用公司的現有資源,努力做好自己的手頭工作,而不是盲目地抱怨。

大家或許聽說過類似的故事。甲對乙說:“我要離開這家公司,我恨這家公司!”

“我舉雙手讚成!這個破公司,你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乙建議地說道。

甲問:“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