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3 常用15種中藥材,輕鬆調氣血(1 / 3)

性味歸經

性微溫,味甘、微苦。歸心、肺、脾經。

食養功效

人參能大補元氣、複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人參單用可治療氣血虧虛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常與生地、丹參、酸棗仁同用養血安神;與熟地同用則可益氣養血。

人參及其提取物對骨髓的造血功能有保護和刺激作用,能使正常或貧血動物紅細胞、白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增加,從而應用於休克、冠心病、高凝血症、白細胞減少症、新生兒疾病等病症的治療。

食用注意

1 人參性平、味甘,適宜氣血不足、食欲不振、體虛、驚悸、健忘、頭昏、貧血、神經衰弱者食用;不適宜實症、熱症而正氣不虛者食用。

2 選購和儲存人參應注意,圓長、皮老黃、紋細密、體形美、鞭條須、珍珠節多等,具備這些條件的人參是罕見的珍品;對已幹透的人參,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絕空氣,置陰涼處保存即可。

食補搭配

人參+紅棗

紅棗和人參均有補血養血的功效,二者搭配食用有氣血雙補的效果。

人參適用量

每日3~9克

大補元氣

有效成分

檸檬酸、亞油酸、維生素、

β-穀甾醇、蔗糖轉化酶、

胡蘿卜苷、β-澱粉酶、

人參皂苷、豆固醇、微量元素

人參紅棗湯

材料

人參10克,紅棗15克

做法

1. 砂鍋中注水燒熱,倒入洗好的紅棗、人參,拌勻。

2. 蓋上蓋,煮開後用小火煮30分鍾至藥材析出有效成分。

3. 揭蓋,關火後盛出煮好的藥湯,裝入碗中,趁熱飲用即可。

功效

養血安神、滋陰潤燥,有氣血雙補的效果。

人參螺片湯

材料

排骨400克,水發螺片20克,紅棗10克,枸杞5克,玉竹5克,北杏仁8克,人參片少許,鹽2克,料酒10毫升

做法

1. 洗好的螺片用斜刀切成片,待用。

2. 鍋中注水,用大火燒熱,倒入洗淨的排骨,淋入少許料酒,汆去血水,撈出汆煮好的排骨,瀝幹水分,備用。

3. 砂鍋中注水,用大火燒熱,倒入備好的排骨、玉竹、紅棗、北杏仁,再放入螺片,淋入少許料酒,攪拌勻,蓋上鍋蓋,燒開後轉中火煮40分鍾。

4. 揭開鍋蓋,倒入備好的人參片、枸杞,攪勻,蓋上鍋蓋,略煮一會兒,揭開鍋蓋,加入少許鹽,攪勻至食材入味。

5. 關火後將煮好的湯料盛入碗中即可。

功效

此品益氣補虛、滋陰潤燥,能有效調理氣血虛弱所致的神經衰弱、失眠等症。

人參田七燉土雞

材料

土雞塊320克,人參、田七、紅棗、薑片、枸杞各少許,鹽2克,雞粉2克,料酒6毫升

做法

1. 鍋中注水燒開,倒入土雞塊,拌勻,淋入料酒,汆去血水,撈出土雞肉,瀝幹水分,待用。

2. 砂鍋中注水燒熱,倒入人參、田七、紅棗、薑片,放入土雞肉,淋入少許料酒,拌勻,燒開後用小火燉煮約45分鍾。

3. 揭開蓋,放入枸杞,加入鹽、雞粉拌勻調味,關火後盛出即可。

功效

人參大補元氣、滋陰補腎,雞肉溫中益氣,二者同食有益氣填精的功效。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脾、肺經。

食養功效

黨參既能補氣,又能補血,常用於氣虛不能生血,或血虛無以化氣,而見麵色蒼白或萎黃、乏力、頭暈、心悸等症的氣血兩虛症狀。常配伍黃芪、白術、當歸、熟地等品,以增強其補氣補血效果。

食用注意

1 氣滯、怒火盛者禁用,黨參忌與藜蘆同用。

2 人參與黨參均具有補脾氣、補肺氣、益氣生津、益氣生血及扶正祛邪之功,均可用於脾氣虛、肺氣虛、津傷口渴、消渴、血虛及氣虛邪實之證。但黨參性味甘平,作用緩和,藥力薄弱,古方主治以上輕證和慢性疾患者,可用黨參加大用量代替,而急症、重證仍以人參為宜。但黨參不具有人參益氣救脫之功,凡元氣虛脫之證,應以人參急救虛脫,不能以黨參代替。

3 選購黨參應注意,以根條肥大、粗實、皮緊、紋多、氣微香、味甜、嚼之無渣者為佳。

食補搭配

黨參+豬心

二者搭配食用有補脾益氣、養胃安神的功效,對於食欲不振、體虛氣弱、心悸失眠、怠倦乏力等症有食療作用。

黨參+乳鴿

黨參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乳鴿有清肺順氣、滋補肝腎、強健身體的功效,二者搭配食用有健脾益肺、補中益氣的功效。

黨參適用量

每日9~30克

補脾益肺

有效成分

多糖類、揮發油、微量元素、

維生素B1、維生素B2、

甾醇、黃芩素葡萄糖甙、

酚類、皂苷及微量生物堿、

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黨參麥冬茶

材料

黨參15克,麥冬15克,紅棗25克,冰糖20克做法

1. 砂鍋中注水燒開,放入洗淨的黨參、麥冬、紅棗,攪勻,蓋上蓋,用小火煮約20分鍾,至其析出有效成分。

2. 揭開蓋,放入冰糖,攪拌均勻,蓋上蓋,煮3分鍾至其溶化。

3. 把煮好的茶水盛出,裝入碗中即可。

功效

有補脾益氣、養胃安神的功效,對於體虛氣弱、心悸失眠、怠倦乏力等症有食療作用。

黨參玉竹排骨湯

材料

排骨400克,香菇60克,黨參10克,枸杞、玉竹各5克,鹽2克,料酒10毫升做法

1. 鍋中注水燒熱,倒入排骨,淋入少許料酒,汆去血水,撈出備用。

2. 砂鍋中注水,用大火燒熱,倒入備好的排骨、香菇、黨參、玉竹,淋入少許料酒,攪拌勻,蓋上鍋蓋,燒開後轉中火煮40分鍾。

3. 揭開鍋蓋,倒入枸杞,蓋上鍋蓋略煮一會兒,加鹽,攪勻入味。

4. 關火後將煮好的湯料盛入碗中即可。

功效

有益氣補虛、滋陰潤燥的功效,適合氣血兩虛者食用。

黨參黃芪銀耳甜湯

材料

黨參10克,玉竹、紅棗各20克,枸杞5克,水發銀耳200克,水發薏米60克,白糖適量

做法

1. 將洗好的銀耳切去根部,撕成小朵。

2. 砂鍋中注水燒開,倒入黨參、銀耳、玉竹、紅棗、薏米,蓋上蓋,燒開後改小火煮約30分鍾,倒入枸杞、白糖拌勻,用小火續煮15分鍾即可。

功效

具有養血滋肝、潤脾補腎的功效,用於氣虛所致脾胃虛弱。

性味歸經

性寒,味甘、微苦。歸心、肺、腎經。

食養功效

西洋參具有抗溶血、降低血液凝固性、抑製血小板凝聚、調血脂、降低血糖、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等作用,適用於高脂血動脈硬化、老年症、糖尿病、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西洋參補氣養陰,清熱生津,可治肺虛久咳、失血、咽幹口渴、虛熱煩倦;還可以治療肺結核、傷寒、慢性肝炎、慢性腎炎、紅斑性狼瘡、再生障礙貧血、白血病、腸熱便血,年老體弱者適量服用也能增強體質、延年益壽。

食用注意

1 身體有熱證,諸如口幹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者不宜服用西洋參。

2 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幹,比較適合服用西洋參。

3 選購西洋參以條粗、完整、皮細、橫紋多、質地堅實者為佳。

4 置陰涼幹燥處,密閉,防蛀。

食補搭配

西洋參+烏雞

二者搭配食用,有健脾益肺、養血柔肝的功效。

西洋參+燕窩

二者搭配食用,有養陰潤燥、清火益氣的功效。

西洋參適用量

每日3~6克

補氣養陰

有效成分

類黃酮、牡荊素、白楊素、

香豆素、傘形酮、

生物堿、麥芽酚

西洋參雞火鍋

材料

奶湯500毫升,小蔥50克,生薑35克,蝦皮20克,胡蘿卜片50克、雞塊50克,西藍花50克,香菇50克,萵筍葉50克,生菜50克,水發粉絲50克,西洋參10克,枸杞10克,鹽6克,雞粉3克,料酒15毫升,胡椒粉、食用油各適量做法

1. 洗淨的西藍花切成小朵;洗淨的香菇對半切開;洗好的萵筍葉對切成長段;洗淨的小蔥切成段,並將蔥白和蔥葉分開;洗淨去皮的生薑切成片狀,待用。

2. 濃湯鍋底做法:用油起鍋,倒入薑片、蔥白爆香,將備好的奶湯倒入,放入蝦皮,拌勻提鮮,蓋上鍋蓋,大火煮開至湯香濃,掀開鍋蓋,加入鹽、雞粉、料酒,將蔥葉放入,再加入胡蘿卜片,略煮2分鍾,把煮好的湯倒入電火鍋,撒上少許胡椒粉,拌勻,高溫加熱煮開。

3. 涮煮過程:將枸杞、西洋參、雞塊、香菇倒入電火鍋內,攪拌勻,依口味放入配菜即可。

功效

具有清熱提神、鎮痛催眠等功效。另外,生菜中還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促進血液循環、清肝利膽及養胃的功效。

西洋參糯米雞湯

材料

雞腿肉塊200克,水發糯米120克,紅棗、桂皮各20克,薑片15克,西洋參片10克,鹽3克,雞粉2克,料酒5毫升做法

1.鍋中注水燒開,倒入洗淨的雞腿肉塊,攪拌勻,淋入少許料酒,用大火煮一會兒,汆去血漬,撈出汆好的雞肉塊,瀝幹水分,待用。

2.砂鍋中注水,用大火燒開,放入備好的薑片,加入洗淨的紅棗、桂皮、西洋參片,倒入汆過水的肉塊,再放入洗淨的糯米,攪拌勻,使材料散開。

3.蓋上蓋,煮沸後用小火煮約40分鍾,至食材熟透,揭蓋,加入少許鹽、雞粉,轉中火拌煮片刻,至湯汁入味,關火後盛出煮好的糯米雞湯,裝入碗中即可。

功效

有益氣補虛、健脾養胃的功效,非常適合氣虛者食用。

西洋參茶

材料

西洋參3克,麥冬10克,冰糖10克

做法

1. 砂鍋中注水燒開,放入洗淨的西洋參、麥冬攪勻,蓋上蓋,用小火煮約20分鍾,至其析出有效成分。

2. 揭開蓋,放入冰糖,攪拌均勻,蓋上蓋,煮約3分鍾至其溶化。

3. 把煮好的茶水盛出,裝入碗中即可。

功效

具有益氣補血、滋陰清熱的功效,適合氣虛所致神經衰弱、失眠者飲用。

性味歸經

性微溫、味甘。歸肺、脾、肝、腎經。

食養功效

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黃芪與當歸同用可補氣生血;與人參、桂圓、當歸同用可補氣攝血;與桂枝、芍藥同用可和血通痹、益氣溫經。因而黃芪常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黃芪多糖可以保護和改善骨髓造血環境,促進外周造血幹細胞的增殖和動員,促進內源性造血因子的分泌;黃芪還能強心,保護心肌細胞,調節血壓,抗腦缺血。

食用注意

1 黃芪宜與人參、山藥、玉竹、熟地搭配使用,可益氣補虛、滋陰生津,對體質虛弱者大有益處。

2 以色烏黑、光亮、無腥臭氣、經夏不軟者為佳。置通風幹燥處,防潮,防蛀。

食補搭配

黃芪+雞肉

二者搭配食用,有補中益氣、養精血的功效。

黃芪+豬肝

二者搭配食用,可補氣、養肝、通乳。

黃芪適用量

每日3~9克

益氣固表

有效成分

黃芪多糖、黃芪甲苷、

黃芪皂苷、大豆皂苷、

甜菜堿、膽堿

黨參黃芪蛋

材料

黨參、黃芪各15克,熟雞蛋2個,紅糖20克做法

1.砂鍋中注水,倒入備好的黨參、黃芪,蓋上蓋,用小火煮15分鍾至藥材析出有效成分,揭開蓋,放入熟雞蛋。

2.倒入紅糖拌勻,蓋上蓋,續煮5分鍾至紅糖溶化,關火後把煮好的湯料盛出,裝入碗中即可。

功效

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利水消腫的功效。

黃芪紅棗雞湯

材料

雞肉塊200克,紅棗、黃芪各20克,薑片15克,鹽、雞粉各2克,料酒5毫升做法

1.鍋中注水燒開,倒入雞肉塊,淋入少許料酒,用大火煮一會兒,撈出待用。

2.砂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放入備好的薑片,加入洗淨的紅棗、黃芪,倒入肉塊,蓋上蓋,煮沸後用小火煮約40分鍾。

3.揭蓋,加鹽、雞粉,拌煮片刻至湯汁入味,關火後盛出,裝入碗中即可。

功效

有益氣補虛、養心安神的功效,對氣虛、血虛都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人參黃芪雞湯

材料

雞腿肉塊200克,紅棗、黃芪各20克,薑片15克,人參片10克,鹽3克,雞粉2克,料酒5毫升

做法

1.鍋中注水燒開,倒入雞肉塊,淋入少許料酒,用大火煮一會兒,撈出待用。

2.砂鍋中注水燒開,放入薑片、紅棗、黃芪、人參片、雞肉塊攪勻,蓋上蓋,煮沸後用小火煮約40分鍾,加鹽、雞粉,煮至湯汁入味即可。

功效

有益氣補虛、養心安神的功效,對氣虛、血虛都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性味歸經

性甘,平。歸心、肺、肝、腎經。

食養功效

靈芝具有補氣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靈芝與人參、黃芪、當歸、熟地同用可增強益氣補血功效;與酸棗仁、柏子仁同用可生血養心安神。臨床上靈芝常用於治療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腦血栓、中風等疾病。靈芝可有效地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環,增強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給,因此,對心肌缺血具有保護作用,可廣泛用於冠心病、心絞痛等的治療和預防。

食用注意

1 靈芝既可剪成碎小片後煎水代茶飲,又可放入白酒瓶中密封浸泡,3天後,當白酒變成紅棕色時飲用,還可研末衝服,其中以研末衝服最有利於營養成分吸收利用。

2 若將靈芝當作保健品來進行身體調理,則需連續服用3個月以上,且每次用量不宜過多,以3克左右為宜。

3 以色烏黑、光亮、無腥臭氣、經夏不軟者為佳。置幹燥處,防黴,防蛀。

食補搭配

靈芝+蓮子+陳皮

三者搭配食用,有健脾開胃、益氣生血的功效。

靈芝+枸杞+紅棗

三者搭配食用,有健脾開胃、補益氣血、養心安神的功效。

靈芝適用量

每日3~9克

補氣養血

有效成分

靈芝多糖、靈芝酸、

腺苷、甘露醇、

麥角固醇、靈芝總堿

靈芝西洋參菊花茶

材料

靈芝、西洋參各15克,菊花8克,蜂蜜10克做法

1.將靈芝、西洋參、菊花洗淨,備用。

2.砂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倒入靈芝、西洋參、菊花,煮沸後用小火煮約30分鍾,至析出營養物質,倒出茶水,淋入蜂蜜即成。

功效

本品清熱滋陰、降低血壓、軟堅散結,適合高血壓、甲狀腺腫大等症的患者食用。

靈芝爆炒豬腰

材料

豬腰300克,靈芝、薑片、蔥條各少許,鹽2克,雞粉2克,料酒5毫升,白糖2克,生抽5毫升,水澱粉、食用油各適量做法

1.洗好的豬腰切開,去除筋膜,切上花刀,改切成小塊;洗淨的蔥條切段。

2.鍋中注水燒開,倒入豬腰,加入少許料酒,拌勻,煮約半分鍾,撈出豬腰,瀝幹水分,待用。

3.用油起鍋,倒入靈芝、薑片,炒勻,放入豬腰、蔥條,炒香,加入料酒、白糖、鹽、雞粉,淋入生抽、水澱粉,用大火炒至食材入味,關火後盛出炒好的菜肴即可。

功效

有補中益氣、補肝益腎、強筋壯骨的功效。

靈芝雞湯

材料

雞爪200克,紅棗、靈芝各20克,薑片15克,枸杞5克,鹽3克,雞粉2克,料酒5毫升

做法

1.鍋中注水燒開,倒入洗淨的雞爪,淋入少許料酒,汆去血漬,撈出待用。

2.砂鍋中注水燒開,放入薑片、紅棗、靈芝、枸杞、雞爪,攪拌勻,蓋上蓋,煮沸後用小火煮約40分鍾,加鹽、雞粉調味,盛出裝入碗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