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氣血好,身體才好(3 / 3)

在冬季,可根據自己的體質、愛好,安排一些安靜閑逸的活動,如養鳥、養魚、養花,或練習書法、繪畫、棋藝等。如果進行室外鍛煉,運動量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以感到身體熱量外泄微汗為宜。恰當的運動會讓人感到全身輕鬆舒暢、精力旺盛,體力和腦力功能增強,食欲、睡眠良好。

冬天天氣寒冷,還需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凍瘡等疾病的發生。在寒冷的環境中待得過久,如騎車外出,回家後要馬上用溫熱水浸泡受凍較重及局部受壓的部位,或用揉擦按摩的方法加強局部的摩擦及運動,以迅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此外,寒冷的冬天裏,洗個熱水澡可以洗去一身的疲勞,是一件很愜意的事,同時還有一定的養生作用。

不同人群氣血調養有區別

兒童

小孩子氣血不足可以從平時的生活習慣入手進行調理,達到改善的作用。平時應該給小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經常運動的習慣,陪他多多曬太陽,不要給孩子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時可以多給孩子吃一些補氣血的東西,可以多給孩子煲湯喝,湯裏麵放上少量補氣血的當歸、枸杞、山藥、紅棗等食材可以很好地改善氣血不足的現象。

此外,氣血不足的小孩還可以試試蜜汁花生棗湯:取100克的紅棗和花生米,花生米先用溫水泡一會兒,然後和紅棗一同加水用小火熬至熟軟,最後放入蜂蜜煮至黏稠便可。在這款食療品中,紅棗可以補氣,花生則能夠補血,加入蜂蜜還可以達到補氣效果,讓氣血不足的小朋友的臉色變得紅潤。

小孩氣血不足,家長們要注意孩子的飲食,供給的食物一定要結合小兒年齡、消化功能等特征。營養素要齊全,其量和比例要恰當,食物不宜過於精細、過多含糖、過於油膩,調味品不宜過於濃烈以及帶有刺激性。其品種要多樣化,烹調時不要破壞營養素,並且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增加小兒食欲。

飲食上建議注意補充營養,多吃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如芝麻、菠菜、花生、豆腐、新鮮魚類、大蒜、青蔥等。牛肉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氨基酸、鐵質等,也是不錯的營養食物。多食用一些補血的食物,如豬肝、大棗、花生、藕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助於食物中鐵的吸收。由於每一種食物都不能供給人們所必需的全部營養成分,所以膳食的調配一定要平衡。

女人

好氣色能為女人增添不少光彩,我們常誇人“麵帶紅光”,這便是氣色充盈的一種外在表現。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聽到不少女性感歎自己的氣色不佳,而且女人具有特殊的生理變化,過了黃金年齡之後,容顏極易衰老,氣色也極易變差。所以,女人要想靚麗永駐,就得長期堅持保養。

1.女性養顏必有氣

中醫認為,臉色暗黃是營養不良導致的結果。生活中的許多女人常常自覺氣色不好,上醫院檢查卻又發現不了什麼大的毛病。其實,導致女人氣色不好的原因很多,例如肝膽變化、結核病、腎氣虧損等。對於麵色萎黃的人,《本草綱目》中就提供了很多對症的藥材,如當歸、桂圓、紅棗。當歸“性溫、味甘,能補一切虛損及勞損”;桂圓能補體虛,具有健脾開胃、治療厭食及強健體魄的功效;紅棗,主治邪氣,更有益氣之療效。

一般說來,若女性臉色潮紅,並伴隨有心煩、盜汗、失眠、手心或足心發熱等症,往往是陰虛內熱所造成的,有這類症狀的女性應注意飲食中營養的搭配,並注意休息好。這類人可常吃鴨肉,《本草綱目》記載“鴨與豆豉、蔥同煮,可除心中煩熱”;若久虛發熱,則“取黑鴨白鴨的血,加溫酒飲用”。

若是營養不良或是貧血,則表現為麵色蒼白或帶暗黃色,這類人群經常伴有頭暈、失眠、經量少等症狀,指甲往往呈淡色。對這類人來說,應該多食一些補血的藥膳,注意加強營養,藕、烏骨雞、枸杞、海參、鮮筍這些東西都可以多吃。中醫一直以來都認為藕是一種非常好的滋補食品,生吃可清熱,熟吃能補氣益血,特別適合貧血及脾胃不佳者,經常食藕,能讓女人氣色越來越好。

如果是腎氣虧損的人,則常伴有耳鳴、暈眩,並常常覺得發冷、腰膝酸軟,臉色常常暗淡無光或是發黑發灰。《本草綱目》中亦提供了諸多對症治療麵色灰黑的藥材,如何首烏、巴戟天、鱸魚等。何首烏,能補血益氣,凡腎虛者皆可食用。《本草經》中記載“巴戟天,為腎經血分之藥,蓋補助元陽則胃氣滋長,諸虛自退,其功可居萆薢、石斛之上”,巴戟天還具有安五髒、補中益氣的療效。鱸魚則能益筋骨,更能補肝益腎。

2.女人養顏必有血

中醫認為,血是構成並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血生於脾,藏於肝,主於心,內營髒腑,外養皮膚。血是靠氣推動的,氣有行血、化血、載血等諸多功能。

中醫還講,氣虛則血虧,氣滯則血瘀,氣亂則血崩,氣逆則血拂,氣陷則血脫。總體而言,隻有氣血運行正常,女人才能永葆健康美麗。

女人往往一過三十,髒腑功能就會變得大不如前。髒腑功能減弱,那麼氣血功能也會隨之減弱,再加上經、帶、胎、產、哺,每一項都要耗損血氣,所以女性的臉上總是會比男性更易出現氣血不足的樣子,比如臉色蒼白、口唇無華、眼圈發黑、皺紋細密。

當然,就算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也不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身體的功能一天天衰退下去,我們要有自覺補血的意識。

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女人補血養血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食養,要均衡攝入動物肝髒、蛋黃、穀類等富含鐵質的食物。如果食物中的鐵質含量不高或嚴重缺乏,就要馬上補充。同時,維生素C能幫助人體吸收鐵質,也能優化人體造血功能,所以也要充足地攝入。許多蔬菜如黑木耳、紫菜、發菜、薺菜以及黑芝麻、藕粉裏的鐵質含量都很高,適合女性多吃。此外,蛋白質、微量元素(如鐵元素)、葉酸、維生素B1都是“造血原料”,含有這類元素的食材也應多吃;豆製品、動物肝髒、魚、蝦、雞肉、蛋類、紅棗、紅糖、桑葚、花生、核桃仁,都是非常不錯的補血食材。

藥養也是不錯的選擇。藥養即食用具有養血、補血、活血功效的藥材所做的藥膳,常用的補養氣血的藥材有黃芪、人參、黨參、當歸、白芍、熟地黃、丹參、首烏、枸杞、阿膠、紅棗、桂圓。常用的補養氣血的方劑有四物湯、保元湯、人參歸脾湯、十全大補湯。這些藥是兩用的藥草,既可以互相搭配製成各種藥膳,又可以與各種西藥進行搭配,調理各種虛損症狀。

中醫認為,若情誌不暢、肝氣鬱結,則使血液耗損。所以,女性保養氣血宜心平氣和,不宜傷心動怒、悲觀憂鬱。維持平和的心態、愉悅的心情、開朗的態度,不僅能讓人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有利於人的身心健康,還能促進體內骨骼裏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讓你看上去麵色紅潤,皮膚白裏透紅。

這裏提到的睡養,並不是提倡一味地睡覺。若作息極不規律,且日夜顛倒,睡得越多,不僅會導致麵容憔悴,更讓人看上去麵目腫大,沒有精神。所謂睡養,便是要求人生活規律、起居有時、勞逸結合、娛樂有度、性生活有節、睡眠充足、少煙少酒,做到這些對女性的經血順暢以及抗老防衰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女人在經期因失血過多會使血液中的主要成分血漿蛋白、鉀、鐵、鈣、鎂等流失。因此,在月經結束後的1~5日內,應多補充蛋白質、礦物質及補血的食品,如牛奶、雞蛋、鵪鶉蛋、牛肉、羊肉、菠菜、櫻桃、桂圓肉、荔枝肉、胡蘿卜等,不僅能補血,而且還有美容作用。

男人

說起補氣血,很多人都知道女人是需要補氣血的。隻有氣血好了,才能麵色紅潤,但是有些人並不知道男人也是需要補氣血的。和女人一樣,男人如果出現了氣血不足,就會影響日常的身體健康,因此他們也要像女人一樣,時刻保護自己的身體,注意補氣血。男人補氣血一般是出現氣血不足的時候。男人氣血不足,通常表現為:①睡覺。入睡困難,受到驚嚇容易醒來,沒有夜間小便,呼吸困難或打鼾,表明身體血液不足。

②打鼾。當男性身體健康時,他的呼嚕聲不大。當他們厭倦或飲酒時,打鼾的聲音會顯著增強。所以呼嚕聲逐漸變大,也是身體缺乏氣血的象征。

③指甲。當你的指甲上出現豎紋時,保持警惕。這是身體老化的象征,表明身體血液較少,身體透支。

④眼。由男性腎虛引起的氣血不足,通常表現為眼睛不亮、容易分心。眼白變得渾濁、發黃,有血絲,眼睛幹澀。體重沉重,表明血液不夠。

⑤皮膚。皮膚有光澤,有彈性,膚色呈粉紅色,沒有皺紋,沒有斑點代表氣血健旺。皮膚粗糙,沒有光澤,長斑均代表健康狀況差和氣血不足。

導致男性氣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脾胃虛弱,失血過多,飲食不足,腎氣虧虛,勞作過度等。

①脾胃虛弱。產生血液的基本物質主要來源於脾胃微妙的“中間穀”。脾胃功能強大,可以將攝入的水分轉化為血液如果飲食不足,脾胃虛弱,功能減弱,微妙不足,生化被動,可引起其他器官功能障礙。

②失血過多。過度的創傷性失血或其他慢性失血綜合征可導致血虛。 另外,出血會導致血液長時間滯留、靜脈不清,一方麵會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麵也會影響新生血液的生成,進而導致血液不足。

③飲食不足。人體器官由氣血和體液滋養。氣血、體液依靠水穀精微來補充。有專家表示:“如果你多吃些食物,可以產生血液,如果你少吃,你的血便不會誕生。”如飲食不足,長時間饑餓,必然會導致血液不足。另外,雖然食物量充足,但造血原料的缺乏也會導致缺乏足夠的血液和生物化學來源,導致出現血虛和其他疾病。

④腎氣虧虛。腎精不足,營養不良,可能會導致腎虛,而腎虛者,多缺乏血液。

男性補氣血平時要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A、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B2的食品,同時選用含磷脂高的食物以健腦,如蛋黃、魚、蝦、核桃、花生等;還要有意識地多選用保護眼睛的食物,如雞蛋,動物的肝、腎,胡蘿卜,菠菜,小米,大白菜,番茄,黃花菜,空心菜,枸杞等。飲食上要遠三白(糖、鹽、豬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

中草藥也可以調理男性氣血的不足,具有補血作用的中藥包括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黨參、黃芪、何首烏、梔子、山藥、阿膠、丹參等。

同時,男性調氣血應該注意規律飲食,按時吃飯,不要暴飲暴食;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等不易消化和刺激性的食物和烈酒。

老年人

因為身體機能的下降,大多數的老人都存在氣血不足的問題,因此,老年人更應該注重調養氣血。

1.飲食方麵

要多吃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如桂圓肉、山藥、胡蘿卜、紅薯、芋頭、菠菜、小米、玉米、銀耳、香菇、鵪鶉蛋、桑葚等。

宜多吃一些補益氣血的食物,例如雞肉、鴿肉、牛肉、紅棗、核桃、芝麻、葡萄、蓮藕、鱔魚、山藥等。

有些女性不愛吃肉和新鮮蔬菜,愛吃糖果、糕點,這種偏食習慣造成鐵攝入不足,導致情緒急躁易怒。應適量食用一些含豐富鐵質的動物性蛋白質食物,如瘦牛肉、豬肉、羊肉、雞、鴨、海鮮等。

忌吃耗氣破血的食物,如桃仁等,也不能吃寒性食物,如苦瓜、苦丁茶等。不宜吃橙子、柿子等水果,因含較多的鞣質,極易與鐵質結合,阻礙機體對鐵的吸收,影響造血,而且還能引起便秘。

忌吃或少吃性涼的食物,如生冷飲品、冰西瓜、香蕉、苦瓜、生蘿卜、生馬蹄。忌吃澀血的食物,如花生仁、石榴等。

2.生活方麵

運動是調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平時可練習瑜伽、太極拳、保健氣功等舒緩運動。傳統中醫學認為“久視傷血”,所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人,應該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因為過度用眼而耗傷身體的氣血。

經常做頭部、麵部、腳部保健按摩,並堅持艾灸關元、氣海、足三裏、三陰交等穴位,可消散瘀血。

辰時是上午7~9時,此時胃經值班,一定別讓它閑著。你的胃已經等了整整一個晚上,所以,每天一定要早起吃早餐,而且要多吃一些、吃好一些。每天此時調理胃經最好,以啟動人體的發電係統。

盡量早睡,最好在晚上10點左右開始入睡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盡早進入深度睡眠對你體內的排毒及生理係統的休整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休息好,體能、器官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進行飲食上的調理,這才有作用。

避開補氣血的誤區

於氣虛體質的人來說,補氣血固然重要,主動調養氣血本來也是好事,但由於人雲亦雲,方法不對,也因此會出現不少問題。避開補氣血的誤區,能讓你事半功倍,調養好氣血。

隻有女人才需要養氣血

在90%以上的人眼裏,補氣血是女人的事,甚至更無知一點說是產後婦女的事。

雖然由於生理的原因,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血虛,但並不能因此說補氣血是女人的專利。

在臨床上,男人得虛證的也不少。老年多虛證,久病多虛證,其他如先天不足、煩勞過度、飲食不節、饑飽不調等,皆能導致虛證,所以男人也要注意補氣血。

運動能增加氣血能量

運動會打通經絡,強化心髒功能,提高清除體內垃圾的能力,但是不會增加人體的氣血能量。運動對健康的影響,主要是加快血液循環的速度,可以使一些阻塞的經絡暢通,特別是對於心包經的打通有很好的效果。心包經的通暢,可以強化心髒的能力,提升人體的免疫功能,也會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人體廢物的排除。體育運動多種多樣,有緩和的,有劇烈的;有以健身為主的,有以競賽為主的;有以表現為主的,有以競技為主的;有我國傳統的,有國外傳入的;等等。中醫強調辨證論治,其意思就是強調個體差異。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體質,應進行不同的體育運動。

黑色食物一定能補血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宣傳——黑色食物補腎、補血,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帶、紫菜、烏雞等。其實並不盡然,溫熱是補,寒涼是瀉。黑米、烏雞性平,補血、補腎效果明顯;黑芝麻性平,補腎,補肝,潤腸,養發;黑豆、黑木耳性平,補腎,活血,解毒;海帶、紫菜性寒,夏天可以經常吃,冬天盡量不要吃。所以,任何食物補還是不補,一定要看食物的屬性,而不是根據顏色排資論輩。

寒涼的食物不能吃

並不是所有的寒涼食物進入肚子裏都會對身體產生負麵影響,隻要與人的體質、吃的季節相適宜,便能起到中和、平衡的作用,就可以吃。比如夏天,人體大量出汗,而適量吃些大寒的西瓜,能除燥熱,又能補充人體內因出汗過多而丟失的水分、糖分,這時的西瓜對身體來講就能起到協調、補血的作用,而天冷時吃西瓜就容易導致血虧。

寒、熱食物要搭配著吃,比如吃大寒的螃蟹時,一定要配上溫熱性質的生薑,用薑去中和蟹的寒涼,這樣就不會對身體有任何的傷害,還利於蟹肉的消化、吸收。

蔬菜水果不可以補鐵

進行補血的時候,很多人以為多吃水果對補血沒有什麼功效,其實,這也是一種嚴重的誤區。多數人不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對補鐵也是有用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及蘋果酸,可與鐵形成絡合物,從而使鐵在腸道內的溶解度提高,引進人體對鐵的吸收。

要多吃補血鐵劑或食物補血

補血的時候,要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不然也是很容易造成嚴重後果的。人體造血需要大量鐵元素,而補血的鐵劑能夠快速地緩解缺鐵性貧血的症狀,但是,不能多吃。

如果一次攝入過多的鐵,就有可能造成鐵中毒。輕微者會出現頭暈、惡心、腹瀉、休克的症狀,嚴重者會昏迷死亡。所以,補血時,我們應該循序而補,遵循“小量、長期”

的原則,避免鐵中毒,如果是服用鐵劑,應該在醫生囑咐下使用。

貧血要多喝牛奶

牛奶是我們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是,牛奶也並不是一種萬能的飲食。不少人會以為牛奶營養豐富,對貧血的人有幫助,能夠促進鐵的吸收,但是,事實恰恰相反。牛奶不能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還會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在食用補鐵食物或者補血劑時,應避免與牛奶或者其他堿性物質同時食用,不然會降低胃腸道內已有的含鐵量。

吃豬肝就可以補氣血

有很多人認為豬肝可以補氣血,從而吃了很多的豬肝。事實上,豬肝的確可以解毒,但是它並不能補氣血。它具有的補血功能比較弱,吃豬肝也不一定能達到補氣血的目的。

紅糖水補血

有很多女人在月經結束之後都會泡紅糖水來喝,認為這樣就可以補血,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想法。紅糖水並沒有補氣血的功能,紅糖的成分不純的話,它就失去補氣血的功能了。

隻吃紅棗就能補氣血

紅棗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補氣血的食物了,很多人以為單吃紅棗就可以補氣血,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做法。紅棗是可以補氣血,但是單單隻吃紅棗會引起肥胖,因此大家在用紅棗補氣血的時候,還要吃其他的食物。

女人都希望自己有好的氣色,有很多女人在月經結束之後,或在孕期或者其他的時候,都會采用各種方法來補血,而網上也流傳了各種補氣血的方法,這讓很多女人在補氣血的時候掉入了誤區當中。希望大家日後不要盲目地補氣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