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氣養血抗衰老,延年益壽何首烏粥。
健康長壽一直是人類夢寐以求的願望,那麼如何做到延緩衰老,益壽延年呢?古代一些醫家經過不斷的養生實踐為我們現代人留下了許多抗衰老的經驗方法,這其中通過飲食的調養達到益壽延年、抗衰老的效果,是很重要的一個方法。
自然界賦予各種生物的壽命是不一樣的,可是不論哪一種生物,總是避免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人也不能例外,然而人卻可以想辦法延長自己的壽命。中國人把60歲稱為花甲,70歲稱為古稀,80、90歲就被稱為耄耋之年了。古詩中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代受生存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人的壽命一般都很短,也很容易衰老,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抗衰老越來越重視。
我國的傳統醫學很早就對抗衰老有相關的研究論述,誕生於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其中《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等篇章就對抗衰老的理論做出了精辟的闡述,形成了浸透著深厚的中國文化的養生理念,對現代人延年益壽,抗衰老有積極的影響。而現在社會的工作壓力比較大,人一日到了中年,如果經常出現耳聾眼花、思維遲鈍、記憶力衰退、四肢活動笨拙等症狀,這就說明你要開始衰老了,因此,要想做到延年益壽,延緩衰老,一定要在我國傳統養生文化中汲取營養,在平時做好預防調養。
中醫上講,抗衰老就要做好衣食住行的調養,堅持不懈地這樣做,才能起到抗衰老的效果。首先要多做運動,所謂“生命在於運動”,動則不衰。
“龍騰虎躍,鷹撲鳥舞”,這是多麼有生命力畫麵,因此平時可以做快步行、慢跑、騎自行車、遊泳等運動,每周進行兩三次,每次運動半小時左右。老人運動要循序漸進,運動後心跳不要超過120次/分,避免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其次要保持平和的精神狀態,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這話雖然說得有點誇張,可是精神狀態與身體健康及衰老的關係確實很密切。春秋時期吳國的伍子胥因為過不了昭關而一夜白頭的故事家喻戶曉,說明了憂愁能夠加速人的衰老。中醫上很重視精神因素對壽命的影響,“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因此在平時保持一種平和的精神狀態對於抗衰老有很大的作用。抗衰老,日常生活要有規律,作息時間要合理,這也是抗衰老一個重要的方麵。
當然,抗衰老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麵就是食療,兩千多年前的《管子》中就提到:“飲食節,則身利而壽命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受損。”就是說飲食要有節製,食物的種類和調配要合理。平時多吃些能夠延緩和抵抗衰老的食物,如芝麻、枸杞子、蜂王漿、黑木耳、胡蘿卜、韭菜籽、甲魚、核桃、獼猴桃、香菇、蘑菇、腹蛇肉等,這些食物都有抗衰老的作用,把一些具有抗衰老作用的食物做成各種食品來食用是最受歡迎的辦法,在這裏尤其向大家推薦的是一款補氣養血、抗衰老的粥品——“何首烏粥”。
何首烏在我國幾乎家喻戶曉,有很好的補肝腎,抗衰老的作用。
在我國古代醫書中,有很多關於何首烏能夠烏須黑發,返老還童的記載,這些說法雖然近乎神話,有點兒言過其實,但是何首烏確實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劑。《開寶本草》中記載:“何首烏益血氣,黑髭鬢,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何首烏和養血安神的大棗、健脾和胃的粳米一起煮粥,共同起到補氣養血抗衰老的功效。如果缺少何首烏,或者不願意喝粥,那麼還可以做一款鬆子抗衰膏來食用。準備200克鬆子仁、100克黑芝麻、100克核桃仁、200克蜂蜜、500毫升黃酒,將鬆子仁、黑芝麻、核桃仁搗成膏狀,放入砂鍋中加入黃酒,用文火煮沸10分鍾,倒入蜂蜜後不斷攪拌均勻,熬煮收膏,待冷卻後裝瓶備用。每天吃兩次,每次吃一湯匙,用溫開水送服。鬆子抗衰膏有滋潤五髒、益氣養血的功效,能夠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想要延年益壽抗衰老,單靠飲食無法收到最好的效果,它必須和運動、規律的起居等一起,形成一種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會對抗衰老大有裨益。
頤養性情對於抗衰老有很好的作用,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麼來頤養性情呢?可以聽音樂,節奏明快、悅耳動聽的樂曲,會拂去心中的不快。也可以去垂釣,適合垂釣的地方大多在郊外,經常到郊外去走走,本身就是一種鍛煉。還可以養花,花可以供人欣賞、美化環境、令人賞心悅目,在這個過程中,人的精神處於一種平和安靜的狀態,對於抗衰老也有積極的作用。除了這些,還可以選擇練習書法、作畫、跳舞和旅遊,這對於抗衰老都有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