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領導的藝術10(2 / 3)

我覺得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很自豪的,因為我們的老祖宗,把所有事情都總結好了,我們隻要會用,隻要會領悟,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外國的道理很奇怪,隻能用一陣子,中國人學一套道理,可以用一輩子。

最後我建議,我們是領導者,同時又是被領導者,但是我們有共同的目標,就是要修己。修己就是把自己的德行變得越來越高尚。有些東西可以賺錢,但是賺了錢會害人,比如走私犯毒,我們絕對不做,而且也不用標榜自己在做好事,那本來就是不應該做的。我們中國人去幫人家忙,一定要隱姓埋名,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本來就應該幫忙,有什麼好彰顯的?為什麼要高調行善呢?這是很奇怪的想法。我們要默默地行善,不求回報,道理很簡單:你要求回報的話,比如你今天給乞丐5塊錢,將來有一天希望他還給你,等到他真的還給你5塊錢的時候,你就是比乞丐還窮,這種回報你真的想要嗎?其實很多東西是很容易理解的,隻是大家沒有去悟,總覺得不通。

所以當你幫老板的忙時,不要說你有特別貢獻,要特別獎勵;當老板去照顧員工的時候,也不可以說,“我對你這麼好,你要有良心”。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你是你,他是他,你修你的己,他修他的己,隻要方向對,總會修到一塊去,因為天道隻有一個。

我們一定要記住,尤其是中小企業,資源不足,人手有限,還有很多限製,要把你的員工都變成家人,變成家人以後,你就發現他們背後有很多他們的家人,他們也會配合,那你的企業無形當中就會擴大很多。

很多老板會利用過年過節的時候,到員工的家裏去拜訪,我覺得這是非常高明的做法。很多員工是從鄉下來的,背井離鄉,把一生最精華的時光奉獻給公司,老板如果到員工的家鄉,就去看看,他們家裏的環境怎麼樣,那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的家長會覺得很榮耀:一定是我兒子表現好,否則老板會來看我們嗎?

這是中國的古老做法,但在高度工業化的社會,人類人情味越來越淡薄的當下,這一招非常管用。因為我就曾經聽到幾個家長很感動,說:“老板那麼忙,還來看我們,所以我就再三交代我的兒子,不要對不起老板,不要對不起公司。”這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當然,不要存心如此比較好,否則就是作秀。每個人,隻做應該做的事情,至於別人你要怎麼樣反應,不幹預,這才是正確的。

獲得下屬的支持

中層領導如果得不到下屬的支持,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但失去立足之地,也得不到領導的認可。

任何工作都是通過下屬完成的,如果想獲得下屬的支持,就得善待下屬。但善待不意味著討好。並且,中層要明白自己的立場,不能一味地偏袒下屬,更要維護公司的利益。有些中層為了收買人心,置公司的利益於不顧,一味地縱容下屬,其結果隻會是兩敗俱傷。善待下屬應該表現為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與員工處好關係,使他們成為自己強有力的支持者,做自己的堅實後盾。

中層領導對待員工,要像父母對待孩子一樣,除了關心,還得管。中層領導的一大職責,就是配合老板管理員工。所以要懂得將“黑白臉”管理哲學用到工作上,老板要唱“白臉”,而自己則要扮“黑臉”。在管理員工的時候,老板往往以好人的麵目出現,你要主動承擔壞人的角色,這樣才能雙管齊下,恩威並施。不過你要記住,當壞人隻是為了配合老板唱“白臉”,隻能相對的壞,而不能絕對的壞,若是狐假虎威,隻會讓員工不滿甚至心生憤恨,根本達不到管理的目的。

而且你根據自己的地位不同,更應該掌握好分寸,一般來說,地位越高,越要“凶”一些,地位越低,越要“柔”一些。因為你地位低,與員工接觸的時間比較長,若是太凶,就會讓員工反感。如果員工在工作中受了委屈或有不滿的情緒,你要能夠安慰員工,讓員工感到你和他們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因此,你要認清自己的職責,當壞人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隻是為了管理甚至懲戒,而不是為了壓迫員工。

一些中層之所以隻願“唱白臉”,不願“唱黑臉”,就其主觀願望來說,是想“落個好名聲”,留個人情。這種想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一味地追求好名聲,將所有的“壞事”都推到老板身上,最終老板隻會忍無可忍,將你“除掉”,他還留著你做什麼?老板為什麼用你?不就是想讓你替他解決問題嗎?如果你怕麻煩,怕做惡人,把壞事、惡名都推給老板,要你何用?

你要盡職地履行工作職責,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到老板身上,而應該樹立一種觀念——該管的事情,要依照製度把問題解決掉,然後把做好人的機會留給上麵。

但是,並不是說你時時都要當壞人,因為你自己也要做人,如果整天黑著一張臉,誰還願意與你共事?你是老板的傳聲筒,老板的很多意見要通過你來傳達,老板把很多自己不好開口的“醜話”都推給了你,如果你不提高自己的溝通與協調能力,就沒有辦法管理員工,因為你一天到晚下命令,遲早會引起大家的反感,甚至有人會說你“拿著雞毛當令箭”。

溝通就是好好商量,中國人不重視“誰應該聽誰的”這個問題,而重視起碼的尊重,就是說,我講的話你不一定要接受,但你一定要給我相當的尊重,你尊重我但不接受我的意見,我也會很高興。

協調能力是指你要能夠整合下屬,使大家相處融洽,這很不容易。若是下屬之間產生了矛盾,你幫了這邊,另一邊就會反感;若是幫助那邊,這邊就會記恨你。所以,你要同時擺平兩邊的人。但是真正能處理好這件事,順利擺平的人並不多,最後隻好妥協,妥協並不是好辦法。如果下屬起了衝突,最好的辦法是把兩個人都叫到自己麵前,讓他們當著你的麵爭論,但是這期間你不能說話,一說話,他們就會懷疑你偏袒對方,最後的結果是他們都怨恨你。但是如果你一直不說話,就會給他們施加一種無形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他們就會自動各退一步,慢慢找到一條解決之道,結果皆大歡喜。

一般情況下,隻要你“壞”得不過分,下屬對你多半是持支持態度的,因為中國人“不怕官,隻怕管”,若跟頂頭領導處不好,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也沒有施展的機會。在這種優勢下,你若是還得不到下屬的支持,一定要自我反省。

如果你讓下屬感覺到你隻是單純地利用他們,而一點都不關心他們,更有甚者,讓他們感覺到你是犧牲了他們來成就自己,不但加重了他們的工作,還要把功勞搶走,那麼,下屬不僅不會支持你,還會處處與你作對。

不要忘了你身為部門領導,是代表了整個部門,如果你表現得好,說明你的部門表現不錯,你的成績來自部門的業績。同樣,你受到賞識,說明你所率領的團隊整體表現良好。所以,不要對上對下都親力親為,如果在老板麵前努力表現,回來對著下屬也事事都要管,久而久之,精神和身體都會支撐不住。

你的下屬愈主動積極,你愈省力;你愈自動奮發,老板愈省事。容許下屬表現,你才有時間、有精力在老板麵前表現;獲得底下人的支撐,站在上麵的人,才有大展宏圖的可能。

平時對員工關懷備至,在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在關鍵時刻則敢做敢當。這種剛柔相濟的管理方式,會使下屬既尊敬又畏懼,更會“乖乖地聽話”,忠心地支持你。

贏得領導的認同

中國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很微妙,很多事情不能說出口,否則隻會得到相反的效果。被領導者要想有前途,要想得到領導的賞識,隻能讓他感覺到你心中有他,心意要靠“心”的交流,隻能意會,不能言傳。

用行動來表明心跡,不能口頭保證。中國人不太相信口頭的承諾,卻相信自己的感覺。

被領導者要能夠用行動對領導表明“我對你忠誠”,贏得領導的認同,隻有這樣,才有升遷的可能。

很多被領導者能力出眾,但下場並不好,就是因為距離領導太近,遭到領導的猜疑。其實領導有這種心態十分正常,人心隔肚皮,誰敢保證自己的親信絕對不會心懷不軌?而被領導者看過很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當然也是心生恐懼,不敢不隨時防備。

這樣的衝突矛盾在老板與高層主管之間更為激烈。因為兩者的關係最近,能力也相差無幾,稍有不慎,高層主管就可能推翻老板,取而代之。因此,老板在挑選高層主管的時候最謹慎。比自己強的不行,比自己弱的也不行。

很多人好不容易升到高層主管,最後卻被老板趕走,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常常搶老板的風頭,自己成了主角,讓老板成了配角。所以,身為高層主管,在領導麵前應該謹言慎行。中國有句話,叫“伴君如伴虎”,就是形容他們的處境,一不小心就會說錯話,一說錯話就損失慘重,而職位越高越輸不起。若是公司資金短缺,發不出薪水,基層的員工能夠發全薪,而高層主管基本上隻能發1/3。因為拖欠員工工資,員工馬上就會離開,而高層主管不敢輕舉妄動;員工隨時可以找到相當的職位,而高層主管辭職後很難找到同樣的職位。會當高層主管的人,一看到公司發不出薪水來,就應主動要求減薪。這才是比較圓融的做法。因為你越是要求減薪,領導越不忍心不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