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領導的藝術10(3 / 3)

在老板麵前很弱,老板不在時很強,這樣的高層主管才是最厲害的。高層主管要學會做功臣。看了曆史上康熙殺鼇拜、雍正殺年羹堯的故事,大家不免會問:如果所有的功臣最後都被殺了,誰還會去做功臣呢?其實,我們應該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比如韓信確實被漢高祖殺了,可蕭何卻沒事,因此問題不在於漢高祖會亂殺人,而在於下屬如何做功臣。

其實古代功臣有兩種,一種會被殺,一種會被尊重。同樣是功臣,隻要不威脅到皇帝的地位,你就不會有殺身之禍,但是如果哪一天皇帝認為你有威脅,你就可能會大禍臨頭。蕭何、韓信就是這兩個方麵的典型代表。

韓信之死,除了他功高蓋主之外,最為重要的是他不服劉邦。其實劉邦並沒有把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殺光,比如蕭何、陳平等就能繼續生存。要論才能,他們未必比韓信強,可他們都對劉邦俯首帖耳,這是讓劉邦最感到舒服的。韓信反其道而行之,結果可想而知。

功高震主,死得快,而且不會有人同情你,因為你得罪的是領導。

身為被領導者,要懂得感謝老板。我曾問過很多人:“憑什麼要感謝你的老板?事情是你做的,責任是你擔待的,市場是你開拓的,所有一切都是你在謀劃,一切都是你在做,老板應該感謝你,你還要感謝老板什麼?”這個問題很多人答不出來,我的回答是:你要感謝老板給你這個機會。

孔明就是這樣,他感謝劉備給他提供了一個機會。如果他沒有碰到劉備,很可能默默無聞,最後老死在家鄉,所以,劉備的賞識改變了他的一生。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我常常講,像孔明這樣的人並不稀奇,世世代代都有,難得的是能碰到劉備,所以,劉備比孔明更了不起。

孔明得到劉備的賞識,他心存感激:劉備對我這麼好,全力支持我,完全授權給我,我能不全力以赴嗎?所以無論如何,他注定要為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很多被領導者說:“我在千辛萬苦的時候,老板對我很客氣;一旦事情做好了,他就翻臉不認人了,給我難看,存心叫我走。”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你太過自傲,老板不得不叫你走。有人很喜歡在喝茶、喝酒的時候對外人吹牛:“我們老板的事情,我說了算……”其實這是自找麻煩。這句話如果傳到老板耳裏,你事後再怎麼解釋都沒用,那是你自己闖的禍。別人若是拍你的馬屁說:“你真有辦法,不愧是老板麵前的紅人啊!什麼事都是你說了算。”你一定要擺擺手,說:“絕對沒有這回事,我事事都要請示老板的。”

所以,當一個人越有成就的時候,越要像麥穗一樣低頭,這就是謙虛——把功勞讓給老板,自己就平安。

與領導共同晉升

升官發財,在中國人心目當中,永遠是連體嬰,合在一起。所以很多人都熱衷於升遷。我認為,還是不要太過於企盼升遷比較好。人很矛盾,當主管的時候也許很愉快,但是升到了經理的位置上,就會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這是最大的苦惱。其實,一個人若是保留一些彈性,才會海闊天空。

特別是你升到了副總的位置上,就絕對不能表現出有升遷的意願,因為你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是還要升遷,莫不是要趕走老板?事實上,最後被趕走的往往是你自己。當副總的人一定要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會犯了老板的忌諱。

胡雪岩曾拒絕過升遷,他原來是業務員,後來升到業務經理。他的業績一直很好,所以老板就想升他為副總,但他拒絕了。老板很奇怪,職位高了,薪水也多了,為什麼不幹呢?胡雪岩說:“如果我當了副總,就不好意思常常跑出去談業務,會失去很多機會與關係。而且少年得誌,會限製我的成長,不如在外麵跑業務,可以豐富見聞,拓展人脈,對我的成長也有幫助。”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升遷固然是種收獲,不升也未必是一種損失。關於升遷,我有兩個看法:

第一,若是公司裏的每一個人都能快速升遷,就等於沒有人升遷。這是美國公司應該反省的一點,日本公司裏的人升遷很慢,但是他們的頭銜很有分量。

第二,你有機會的時候,不一定要把握。有人會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其實不然,如果表現得好,以後還會有機會。你現在把機會拱手讓給別人,說明你的涵養好,對你不見得有壞處。別人擔任職位,若是做得不好,你可以吸取他的教訓;若是做得好,你可以吸收他的經驗。初看起來,是別人搶了你的位子,實際上他們做了你的“探路石”。另外,爭強好勝的人,往往會引起別人的戒心,結果隻會因小失大。

被領導者應該這樣看待升遷:不給我的不強求,給我的當仁不讓。不去拜托領導,但希望領導能夠主動想起;我可以謝絕,但是領導不能不考慮到我,否則多麼沒有麵子;我不一定要升遷,可是麵子不能不顧;我不在乎讓給別人,但至少要尊重我一下。如果連這些基本的動作都沒有,那未免欺人太甚,過分看不起我了。

一般來說,你有晉升的機會,不外乎幾種情況:其一,你因為平時的表現,被老板看在眼裏,等你的上司被撤換時,你得到晉升。這種機會不是沒有,但是一輩子大概隻有一次。因為你擠走上司的事實,張揚出去,大家對你避之唯恐不及,將來還有什麼公司,敢重用你這種人?惡名遠播的結果,是這輩子再也找不到願意關照你的領導。這種情況已經很不幸,更不幸的是,你的老板想把你的上司擠走,於是把你當槍使,等你的上司走了,再回過頭把你幹掉。其二,不是頂替自己的上司,而是調到平行單位,與原來的上司平起平坐,這樣做機會相當多。但是,做起事情來,畢竟因為他是自己過去的領導,不尊重他不行,顯得不敢放手去做。其三,把自己的功勞讓給上司,上司若是功業顯著,一路順風順水,不斷高升,當然願意把你也帶上去。這種情況,實在是上上策。因為他心裏明白,他之所以快速晉升,主要是你的功勞。這時,他肯定希望以後事事順心,為了好好表現,而又不必顧慮讓你奪去功勞,第一個念頭,自然是把幕後功臣繼續延攬重用。

事實上,你要搶上司的功勞,未必搶得到,而且往往不得善終。不如大度一些,幹脆把功勞讓給他。他心裏有數,自然反過來照顧你,豈非兩全其美! 追隨這種強有力的上司,共同晉升,是最有效的升遷途徑。

然而,這樣的上司可遇不可求,遇不到這種機會,一點辦法也沒有。遇到弱勢的上司,你就得不到強有力的支持,也很難在他晉升的時候,獲得順理成章的升遷。但是,在背景不夠強的環境中,你才能夠真正磨煉自己,使自己更加機警穩健,就算必須競爭才有升遷的機會,也是“成敗操之在我”,總是值得自豪的。

上司平調或退休,多半是可以預見的。退休的年齡,成為有關人員共同注目的焦點。平調的上司,則是專長不合的一種遷移,明眼人看得相當清楚。這兩種情況,必須及早準備,屆時瓜熟蒂落,自然成功。

不論哪一種類型,不管情況如何,在決定的關鍵時刻,總免不了一番爭奪。盡管不爭之爭很早已經開始,最後關頭,走勢明顯而白熱化,最少也要讓老板對自己加以考慮,才算真正達到“不爭之爭”的目的。

就算真的爭不到,也無須灰心失望,有些人失敗之後會成功,有些人則失敗之後不會成功,為什麼?因為有的人遭遇了失敗卻不怨天尤人、亂發牢騷,反而好好檢討自己,進而充實自己,等待下一次機會的到來。至於那些失敗之後便歸罪於別人,認為自己受了委屈、吃了大虧,到處發牢騷的人,就算還有下一次機會,他也把握不住,自然無法得到成功的果實。

未能獲得升遷,不見得一定是壞事。準備得不夠充分,升上去勢必難以勝任,徒然增加痛苦。坦然地接受失敗的事實,灑脫地微笑說:“我會好好工作,以後還請多多提拔。”這種“看得開”的態度,必然為他將來的升遷帶來良好的契機。若是強詞奪理,咄咄逼人,老板反而慶幸自己沒有升錯人,暗中告誡自己,這人“看不開”,最好不要招惹。

不管是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其實都是四個字而已——慎始善終。一個人記住慎始善終,追求人安己安,別人安我也安,就可以了。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但是,也不能放棄對自己的要求。這兩者看起來似乎矛盾,其實,我們要求自己每天有一點進步就可以了,不要把自己逼得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