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走小波路”與參差咖啡(2 / 2)

事情往往好玩就在這裏了,必須承認“重走小波路”之後有一個預料之外,但又並不太意外的收獲,那就是結交了很多好朋友,而其中三位北京的朋友促成了參差咖啡館的誕生。不過,我還是要矯情地聲明一下,這並不是我事前預設和期待的什麼收獲。它隻能說明,去做你喜歡的事情,就一定會有收獲。前麵提到的“蝸居”咖啡館的確是要轉讓,三位北京新朋友之一想接下來,另外兩位積極附和,因為我比他們更喜歡咖啡,對咖啡更了解一些,於是就相約在2007年5月13日之前接下這間店,這一天是小波的生日。

就這樣,5月初,我帶著現金再到北京,確認轉讓價格,簽合同,付款,拿鑰匙,換招牌,簡單改裝,增添了很多王小波的作品和照片。一周之後,我順利地成了這間小咖啡館的小老板。5月13日小波生日這天,我們在人民大學又辦了一場紀念小波生日的活動,活動一結束,我們請李銀河到咖啡館小坐,咖啡館就算開業了。

咖啡館命名為參差,和王小波有關。我們當時想得很簡單,隻是希望它能成為小波粉絲的一個聚會點,裏麵擺滿了小波的作品,掛了很多小波的照片和小波喜歡的作家的照片。至於如何經營這間咖啡館,其實當時還沒有什麼完整的想法和思路,反正北京的股東之一是自由職業,可以坐鎮咖啡館。我呢,算是圓了一個夢,有了一間自己的咖啡館,開業不到兩周就樂嗬嗬地回了武漢。

沒曾想,一年後自由職業的股東被一家著名公司招安,必須每天去坐班,我又不可能為此就移居北京。要知道,主人不能親自經營,在我看來是違背了開間小小咖啡館的一個重要原則的。

於是在請股東的妹妹繼續照看了半年之後,一個誌同道合的北京本地哥們兒表示喜歡這間店,並且認同我們的主題,表示不會更換店名,還非常誠懇地到武漢來和我見過一次,希望我們出讓。有這麼合適的人接著照看第一間參差咖啡,我們就欣然同意了。現在,這間參差咖啡館仍然在那兒,雖然並不在我的名下,我依然非常欣慰地時常關注它,也希望它永遠存在下去。

第一間參差咖啡館就以出讓告終,現在看來有著某種必然性。至於接下來要分享的經營小咖啡館的各種心得,其實也包括這間店的失敗在內。因為喜歡王小波,因為一次快樂的遠行,因為結交了三位新朋友,因為衝動,當然也因為喜歡簡單,喜歡簡單生活,喜歡咖啡,喜歡咖啡館,非常幸運地,我開始了我的咖啡館生活。做著做著,現在的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肯定,這就是我想要的,這就是我心中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