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則13: 膽結石患者飲食的必知法則——每個階段都有技巧(2 / 2)

治療膽結石

當我們患上膽結石的時候,食療方法也要相應地作出調整,比如結石特別大的時候,患者吃油的量最好要相對減少一些,至少也要比我們正常的人少,而且還要做到均勻分配,不能一頓太多,一頓太少。如果油一多,膽囊就會收縮,此時膽囊裏的石頭如果很大,石頭就會阻礙膽囊收縮,或者當膽囊用力收縮的時候,石頭會傷害到膽囊壁。這樣一來可能會導致膽汁排泄不好,或者會造成局部的或急性的膽囊炎的發生,甚至還會造成胰腺炎的發生。所以當膽囊中的石頭比較大的時候,吃油量必須減少一些。

有些結石很小,但是石頭像泥沙一樣太滿,這同樣會影響膽囊的收縮,這時候,患者也要減少脂肪的食用量,先盡量將這些泥沙一樣的結石排出體外。如果石頭不大,數量上稍微多一點,那麼我們對於脂肪就沒有那麼嚴格的要求。

患上膽結石時,很多人害怕吃油吃肉,其實這也沒有必要,不吃油不吃肉可能會導致貧血,或因為鈣質不足而出現骨質疏鬆。我們炒菜用油可以盡量少一些,肉也可以吃一點,肥肉恐怕就不能吃了,包括我們說的一些反複煮反複燉的五花肉也不可以吃。我們可以吃一點瘦肉,一般牛肉的瘦肉最好,雞肉的瘦肉和豬肉的瘦肉也可以,當然瘦肉別炒著吃,可以汆丸子吃,這樣相對會好一些,也可以補充一些礦物質,不至於造成貧血和骨質疏鬆的現象,所以吃肉和吃油並不要絕對禁止,而在吃肉的時候,選擇的加工方法和肉的種類很重要。

膽結石手術後的飲食保障

膽結石的手術一般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在腹腔鏡下做手術,把膽囊直接切除或隻把石頭取出來。後者是在膽結石很小的時候就用鉗子在膽管這個位置將它們給夾出來,這樣就不用把膽囊切了。第二種是在肚子上開個較大的口子切除膽囊。現在一般來說都是采用腹腔鏡手術,多數情況下可能把膽囊直接去掉。

膽囊去掉之後,我們就沒有儲存濃縮膽汁的地方了,也就是說當我們吃進脂肪時沒有足量的膽汁來消化脂肪,那麼這時肝髒就會分泌更多的來補救膽汁,這樣就增加了肝髒的負擔。所以一旦手術患者吃一些含脂肪的東西,肝髒就會加速加量分泌膽汁,這時肝髒就會出現疼痛和脹的感覺,甚至還伴隨著轉氨酶升高的危險。

所以膽囊手術以後,在恢複期,患者一定要食用無油的食品,可以喝粥,可以用白水煮麵條吃。需要一些蛋白質補充的時候,我們可以吃蛋清不能吃蛋黃。等到傷口慢慢愈合,我們就可以適當地吃一些豆腐,可以吃整個雞蛋,我們還可以汆一點丸子,但要記得把丸子的湯去掉。這樣可以逐漸地讓患者接觸和適應一些脂肪類的東西,然後在食物中循序漸進地增加脂肪。

一些年輕的患者在手術後,大約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吃素炒菜,還不可以進食炒肉。年紀大的人可能要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慢慢恢複,這樣才可以吃一些蒸雞蛋羹,或者吃一些煮麵條,麵條上最好放上幾滴香油,偶爾炒個素材或拌個素菜也行,這樣一點點去增加油量,然後慢慢的恢複到我們常規的食用標準就可以了。恢複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患者千萬不能操之過急,飲食不當可能會出現腹瀉,大便偏油,而且出現泡沫,甚至引起肝髒的疼痛或不舒服。所以膽囊結石手術或者是膽囊切除的時候,開始的一個月應該要絕對禁止脂肪的攝入,以後可以循序漸進的加上一點脂肪,這樣大約三個月到半年就恢複到正常的生活節奏和習慣了。

膽結石的食療,在不同的階段,所采用的食療方式不相同,我們應該盡量把握好每一階段的食療方式和技巧,千萬不要弄混淆了,隻有堅持分階段分情況來對症進食,才能真正做好膽結石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