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理智來指導情緒(3 / 3)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用壞的東西,糟蹋好的東西。其實,人的大腦就像個抽屜,從小到大,各種各樣的觀念被填充進去,但是很多人從來沒有整理過,那裏麵肯定是亂七八糟的。為什麼有些人很矛盾,自我相衝突,理不出一個頭緒來?就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整理過自己的大腦。

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的“抽屜”拉開,把所有觀念都倒出來,然後看看每個觀念還合不合現在的要求,合的放進去,不合的就丟掉,把原來的情緒負債該還的還,不必還的就丟掉。人的一生最要緊的就是要時時刻刻都有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時時刻刻都“自新”。

學習調整自己的觀念

一個人活到老就要學到老,活到老學到老的目的,就是要常常改變自己的觀念。現在,很多人都害怕把自己的子女交給上一輩的人來帶,但是如果沒有老一輩人的幫忙,他們自己也照顧不過來。這是個矛盾,隻能想辦法去調試:年輕人不能要求老一代人改變觀念,除非他自己願意。

一個人年紀大了以後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成為家裏的“寶”,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種是成為家裏的“賊”,因為老而不死就叫賊。老人如果總用老觀念給大家增加麻煩,他就是“賊”;反之,如果他經常更新觀念,能夠現代化,為年輕人所歡迎,他就是“寶”。

做父母的也不要在子女麵前去批評自己的上一輩,因為孩子將來會照樣批評你——這是最好的以身作則。父母要告訴子女:奶奶是很疼你的,但是她疼你的方式和我們疼你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你要有不同的選擇。

人類正在有意識地演化

人類的適應能力越來越差

21世紀的人類和前20個世紀的人類是截然不同的。過去人類重在繁殖,重在生存,因為生活條件實在太差,人類的科技不足以解決自身的問題,所以人類把求生當作第一需求;現在,人類已經能應付生存問題了,他們更注重提升生存質量。比如在空調房裏麵,人是沒有權利抽煙的,因為在一個密閉的空間,空氣流通不暢,如果抽煙,會使空氣質量進一步下降,影響人的呼吸,進而影響健康。

現在很多人為了使生活更舒適,導致適應能力越來越差。以前沒有電風扇,人們照樣過日子;以前沒有空調,也照樣過日子。但是現在有了電風扇人們還覺得熱,有了空調也不行。人類的彈性變得越來越小,適應能力越來越差,這是退步而不是進步。

以前把中國人隨便丟在哪裏,他都活得下去,現在開始有條件了,沒有電不行,沒有空調不行,沒有暖氣不行,變成了有條件的生存。以前沒有電燈,點蠟燭;沒有電梯,走下來。但是現在,假如沒有電的話,有的人就回不了家,因為他可能住在33樓,即使能爬上

去,也可能累得走不下來了。

案例

很多美國人都喜歡一個星期去超市采購一次東西,所以他們的冰箱非常大,有的人家裏甚至有兩個大冰箱,裏麵塞滿了夠他們一個星期食用的東西。假如遇上停電這種事情,冰箱裏的東西就會全部壞掉,所以,他們隻能再去買些幹冰回來,把食物暫時保存一段時間。

人類要尊重自然

人類要充分地尊重自然,特別是那些有能力改造自然的人,更需要尊重自然,需要順應自然的法則去創造。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在亂

變。比如水龍頭,就是為了讓大家方便開、方便關、方便用水的,但現在很多水龍頭都需要讓人擺弄半天,甚至有時擺弄半天也開不開,最後水噴出來,弄得人全身都濕漉漉的。

我曾經去一個地方旅遊,住在一家觀光酒店裏,這家酒店客房裏的水龍頭右邊是冷水,左邊是熱水,當我每次開熱水開關時,都會

“嘩”一下出特別多的冷水,為此這個老板每個月都要多花1/10的水費。這就不是創新,而是亂變。

現在的很多產品都是在亂變,變到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去用它們。這是尊重消費者嗎?不是,這是虐待消費者。人們可以創新,但不能亂變;可以有意識,但是不能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人們要尊重現實,並且有前瞻性,這樣才叫作創造。既不能拋開以前的東西不管,弄一個全新的;也不能永遠不變,墨守成規,那樣就太保守了,人類不會進步。

所謂合理,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開發出新的東西來,不能完全照舊,也不能完全出新,因為大家很難去接受一個與原來的東西沒有任何相似點的新產品。人們應該尊重原有的基礎,然後引導出新的東西,這是需要人們共同努力的。

現代人有的地方是進步,有的地方是退步;退步的要把它改正過來,進步的要加以規範。這樣,大家的情緒就會很穩定,然後過得自由自在。不管賺不賺錢,都很有尊嚴;不管有沒有成功,都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