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危機事件爆發後,最關注危機事件發展的不僅僅是媒體和相關當事人,相關的利益群體也非常關注。企業領導者一旦不適時地對員工進行危機事件的引導,那麼就極有可能被媒體找到負麵報道的機會。
(3)積極應對,主動承認
不管麵對何種性質、類型及起因的危機事件,當危機事件爆發後,企業領導者都必須主動承擔相應義務,積極進行危機事件的處理。
(4)主動出擊,扶正消負
危機事件一旦發生,企業相關領導者在積極應對危機事件的同時,還必須“主動出擊,扶正消負”,從而有效地樹立公司正麵形象,消除負麵影響。
(5)以誠相待
麵對危機事件時,企業相關領導者必須麵向公眾開誠布公地說明危機事件的真相,誠懇地接受媒體或者消費者的批評,這樣才能有效地淡化矛盾,轉化危機。
(6)權威公斷
在某些危機事件中,企業相關領導者還必須邀請比如消協、技監、媒介等公正性、權威性機構來協助解決危機事件,從而有效控製危機事件的發展,使公司轉危為安。
(7)協調關係
當危機事件發生後,相關領導者必須正確、全麵地處理好與受害者、新聞界、主管部門、經銷商和企業內部的關係。這將影響危機事件的處理效果。
(8)化險為夷,重樹形象
危機事件發生後,相關領導者在應對危機事件時,不僅要解決當前企業的危機事件,還要立足於企業形象的塑造。
錯誤五十六應對危機常常似是而非
在YOU時代,危機變得更頻繁,負麵信息如病毒擴散,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傳統的危機處理原則。如人患了感冒,感冒不是大病,但是感冒有一點比較可怕,當你在感冒期間發生新的疾病的時候,因為你的免疫係統已經被摧毀,所以在感冒期間任何一種疾病對人體都是可怕的。
企業也是一樣,在危機期間,不容有半點閃失。
——北京大學人才研究中心風險與危機管理研究室主任王微
情節再現
古格是國際著名的互聯網搜索引擎,它的宗旨是不作惡,然而當我們回顧古格的種種做法後發現,不作惡隻是其一種自我辯護的戰略罷了。
2010年初,古格公司發表聲明稱,古格公司遭到來自中國的黑客的攻擊。
聲明還稱,古格將在最短時間內與中國政府談判,要求中國政府取消對古格中國搜索引擎的內容審查,否則古格公司將退出中國大陸地區的搜索市場。
隨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針對古格退出中國大陸地區搜索市場之事回應稱,“中國的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擊行為”,“中國互聯網很開放,中國政府鼓勵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商務部負責人說,尚沒有接到古格申請退出中國大陸地區搜索市場的報告。
古格公司首席執行官在接受《新聞周刊》采訪時提到,古格高層領導者正在與中國政府就古格中國的去留問題進行商討。他表示,古格公司的決策並不僅僅被商業利益左右,古格退出中國大陸地區搜索市場是“基於價值的抉擇”。
當年底,古格公司總部發表聲明,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地區搜索市場,關閉中國大陸地區搜索服務。
中國政府網絡局負責人回應稱,古格公司違背書麵承諾、停止過濾並就黑客問題指責中國的行為是完全錯誤的。
案例評點
“美國的白皮書,選擇在司徒雷登業已離開南京、快到華盛頓、但是尚未到達的日子——八月五日發表,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是美國侵略政策徹底失敗的象征。”
這是毛澤東同誌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的句子,我引用這句話的目的,主要就是談古格像當年的司徒雷登一樣走了,因為古格自以為可以以網絡攻擊為由,從而達到其商業問題政治化的目的。但是古格總裁做夢也沒有想到,他不僅沒有達到商業問題政治化,連最基本的不作惡思想也丟了。
古格是一家全球知名度極高的公司,但在古格退出中國大陸地區搜索市場的危機事件處理中卻顯得相當幼稚。
唐駿在聽到有關古格退出中國大陸地區搜索市場的決定後表示:“古格要退出中國怎麼可能?它的操作係統,它的辦公軟件,它的手機平台,缺了中國市場等於是失敗,它不會蠢到連這個道理都不知道的。”
唐駿還表示:“古格的言論非常的不負責任,最後受到傷害的將是古格自己。古格揚言要退出中國市場,感覺是在發泄不滿!退吧。希望古格說到做到!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語唯一受傷的肯定是古格。”
曾是微軟中國掌門人的唐駿指出:“古格要退就退,如果是商業行為,很好!要是政治要求,古格高估了自己!一個商業公司,還要挑戰一個國家的法規,古格在製訂戰略決策方麵還是顯得非常稚嫩,在這方麵應該向微軟學習!”
實戰技巧
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小說《雙城記》中寫的第一句話非常具有哲理意味:“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麵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麵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