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領導者在企業遭遇危機事件時,如何正確地處理危機事件,方法有以下幾個。
領導者危機處理的四個方法
(1)當危機事件爆發後,領導者應盡可能地避免危機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和蔓延,必須積極主動地采取停售、問題產品下架、召回等辦法,避免危機事件的升級。
(2)當危機事件爆發後,領導者必須組織一切人力物力對危機事件進行調查,盡快查明危機事件問題的症結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及時糾正錯誤,杜絕產品和服務出現新的差錯,真正為消費者負責。
(3)危機事件爆發後,領導者必須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一旦危機事件確有差錯,領導者必須開誠布公,承認產品或者服務存在問題,主動地承擔責任。
(4)領導者適時地向社會和公眾說明危機事件的真相,有針對性地宣傳企業品牌,將危機事件對企業信任的傷害降到最低。
錯誤五十五等到危機發生後才匆忙應對
危機如同SARS病毒一樣,預防與控製是成本最低、最簡便的方法,但它常常被忽視。優秀的企業安度危機,平庸的企業在危機中消亡,隻有偉大的企業在危機中發展自己。
——英特爾前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迪·格魯夫
情節再現
總部位於廣東中山市的丹鳳園是一家有20年發展曆史的大型房地產企業,擁有4萬多員工。丹鳳園品牌在2010年度《中國品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71位,品牌價值達到84.13億元。
然而,2009年,丹鳳園在湖南長沙開發的大型項目沙海別墅多次出現質量問題。
作為開發商的丹鳳園在出現質量問題後並沒有積極處理該危機事件,也沒有解決業主提出的合理要求。於是,業主羅冰向各大媒體爆料,長沙沙海別墅有嚴重的質量問題,使原本處於冰山下的丹鳳園長沙沙海別墅“質量門”
事件浮出水麵。
其實,業主羅冰購買的別墅出現質量問題並非個案,據媒體采訪廣大業主後得知,有質量問題的別墅非常多,業主所在小區的房屋返工率竟然高達300%。與此同時,異地丹鳳園部分項目也被媒體曝光,此刻的丹鳳園房地產陷於“質量門風波”的危機事件中。
受累於“質量門”事件,丹鳳園公司股票連續兩日大幅縮水,市值蒸發近40億港元。
案例評點
不管是世界500強企業,還是中小企業,既然危機事件已經發生,作為企業領導者,解決企業危機事件最好的辦法就是“化險為夷在第零時間”。然而,諸多中國企業領導者卻不大重視。
上述案例中,當丹鳳園長沙沙海別墅出現質量問題後,公司高層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對該危機事件作出任何回應,致使丹鳳園公司股票連續兩日大幅縮水,市值蒸發近40億港元。
在消費者看來,丹鳳園沒有回應質量問題,就是缺乏積極承擔事件責任的直接體現,丹鳳園沒有與長沙沙海別墅眾業主及廣大公眾進行真誠溝通,就是想隱藏真相。丹鳳園在“質量門”危機事件中的應對方法與其知名地產公司的地位極不相稱。
當長沙沙海別墅“質量門”事件發生後,丹鳳園高層沒有主動應對危機事件,隻是采取一味回避、網絡屏蔽的措施。因此,丹鳳園股價的持續低迷,可謂是對其回應最直接的反應。
從長沙沙海別墅“質量門”事件可以看出,一旦危機事件爆發,企業領導者應該果斷地作出積極回應,迅速查找危機事件問題的源頭,然後進行輿論疏導,把好用戶滿意和媒體滿意這兩關。
在積極疏導媒體和消費者的同時,企業領導者還要組織公關團隊迅速查找產生問題的原因,主動約見媒體,態度坦誠地告知事實真相,並提供危機解決方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裏取得用戶和媒體的理解和支持,化危為安。
實戰技巧
麵對企業危機事件,有針對性地沉默是可以的,但如果一味地采取沉默或者應付差事的態度應對危機事件,則會引發更大的危機,這樣的應對方法是要不得的。
中國企業領導者要麼缺乏危機處理經驗,要麼缺乏危機處理意識,企業一旦遭遇危機事件,領導者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危機事件,那麼就可能錯過處理事件的最佳時間。
這就要求企業領導者,不管企業是否遭遇危機事件,都應該準備若幹種預案來應對危機事件。特別是當危機發生時,更應該在第一時間內處理危機,哪怕是董事長在外地也要趕赴危機事發地,不要等到危機發生許久才匆忙應對,那樣的話,危機造成的後果將無法補救。因此,危機管理專家撰文指出,一旦危機爆發,應采取以下幾步積極的應對措施。
應對危機的八個措施:
(1)臨危不亂
當企業危機事件突然爆發時,企業領導者應力挽狂瀾,盡可能臨危不亂,有效地看清危機事件的根源,在第一時間迅速作出判斷,並製訂相應的危機應對方案。
(2)重視內部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