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食譜】
沙參玉竹煲老鴨、金銀花衝雞蛋
【飲食宜忌】
宜:①風熱咳嗽或肺熱咳嗽者宜食梨、羅漢果、枇杷、荸薺、無花果、蘋果、楊桃、草莓、菠蘿、橄欖、絲瓜、生藕、竹筍、馬蘭頭、冬瓜、西瓜、茼蒿、青菜、羊棲菜、紫菜、蘆根、蘿卜汁、節瓜、苦瓜、地瓜、黃瓜、菜瓜、榧子、萵苣、茭白、薤菜、芹菜、豆腐、綠豆芽、鴨蛋、海蜇、白菊花、金銀花、薄荷、菊花腦、胖大海等。②風寒型咳嗽者宜食生薑、蔥白、紫蘇、芫荽、豆豉、白蘿卜、杏子、金橘、佛手柑、橘餅、橘皮、花生、赤砂糖、南瓜、大蒜、薤白、砂仁、桂皮、醋、咖啡等。③肺燥型咳嗽,幹咳無痰或少痰者宜吃百合、甘蔗、豆漿、蜂蜜、飴糖、銀耳、柿霜、北沙參、海鬆子、白砂糖、橄欖、榧子、燕窩、芝麻、黃精、石斛、柿餅、豬肉、阿膠、甜杏仁、鴨肉、牛奶、青菜、無花果、梨、桑葚等。
忌:①忌冷、酸、辣食物。冷凍、辛辣食物會刺激咽喉,使咳嗽加重。咳嗽時不宜吃冷飲或冷凍飲料,從冰箱裏取出的牛奶最好加溫後再喝。“過敏性咳嗽”不宜喝碳酸飲料,以免誘發咳嗽。酸食常斂痰,使痰不易咳出,以致加重病情,使咳嗽難愈。②忌花生、瓜子、巧克力等。這些食品含油脂較多,食後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③忌魚腥蝦蟹。腥味刺激呼吸道,對魚蝦食品的蛋白質可能造成過敏,使咳嗽加重。過敏體質咳嗽時更應忌口。④風熱咳嗽者忌食桂圓肉、核桃仁、櫻桃、桃子、狗肉、桂皮、胡椒、茴香等,此外還忌食溫熱滋補食品,如牛肉、羊肉、狗肉、鵝肉、雞肉、蝦、紅棗、糯米、荔枝、鬆子、栗子、洋蔥、帶魚、魴魚、鯇魚、生薑、蔥等。⑤肺燥型咳嗽忌食橘皮、桂皮、生薑、辣椒、胡椒、炒花生、炒葵花子、炒蠶豆、爆米花、生薑及煙酒等。
便秘
便秘是由於腸道傳導失常,一些食物殘渣和代謝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滯留於腸道,對人體的健康極其不利,許多疾病由此而生。按發病部位可分為兩種:結腸性便秘,由於結腸內、外的機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稱之為機械性便秘;直腸性便秘,由於直腸黏膜感受器敏感性減弱導致糞塊在直腸堆積。從醫學的觀點來看,謹防便秘是維係健康與長壽的關鍵性環節。
【辨證分型】
熱秘、氣秘、虛秘、冷秘
【推薦食譜】
獼猴桃綜合果汁、核桃仁粥、桃花粥
【飲食宜忌】
宜:①多飲水自可通便,晨間空腹喝淡鹽水或蜂蜜水效果最佳,也可喝果汁、茶水。②多攝入纖維。定期吃富含纖維的粗糧如玉米、高粱、燕麥、小米、麥麩等。③多食蔬菜,如菠菜、圓白菜中含有大量葉酸,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④常吃香蕉,香蕉含有大量的鎂,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⑤多喝酸奶或紅茶,酸奶和紅茶均有潤腸、防腐、通便的作用。⑥多食堅果。核桃仁、鬆子仁、瓜子仁、杏仁、桃仁等含有大量油脂,具有滑利腸道、通便的作用。⑦適當增加脂肪的攝入,如增加豆油、花生油等烹調用油量也有潤腸的作用。⑧可吃些能產生氣體的食物,如洋蔥、豆製品、蘿卜等來刺激腸道蠕動。
忌:①忌食烈酒、濃茶、咖啡、韭菜、芥末、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食物會助火傷津,容易引起便秘。②忌食葷腥厚味的食物。③忌過多食用糯米、高粱等。糯米、高粱屬溫熱食物,使大便堅硬,高粱中所含的丹寧還有收澀的作用,使便秘者病情加重。④忌過多食用蓮子、柿子等。蓮子、柿子均有較強的收澀作用,會加重便秘。⑤忌過多食用糖,糖能減緩胃腸蠕動,使便秘加重。
【行為宜忌】
忌:①忍便。不要因為“忙”而推遲排便時間,時間一長就會導致便秘。②壓力過大,心情長期煩躁、憂鬱。③長期熬夜、失眠。
【經典食養妙方】
獼猴桃綜合果汁
獼猴桃兩個,橙子1個,油菜100克,涼開水100毫升。將獼猴桃清洗幹淨去皮,切成小塊;橙子洗淨後去皮,橫切成兩半,用榨汁器榨出果汁;油菜清洗幹淨切成小段;將切好的獼猴桃、油菜放入果汁機中榨出果汁。在果汁機中加入橙子汁和涼開水後,以較慢的速度攪打均勻即可。 本飲料老少皆宜,為大眾保健飲品,情緒低落、經常便秘者適合飲用。尤其適用於癌症、高血壓、冠心病、心血管疾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患者的日常飲用。每日1次,1周為1個療程。脾虛便溏、風寒感冒、瘧疾、寒濕痢、慢性胃炎、痛經、閉經、小兒腹瀉者不宜食用。
低血壓
低血壓是指成年人血壓持續低於12/8千帕(老年人低於13.33/9.33千帕)。病情較輕微的時候,臨床僅表現為頭暈、頭痛、食欲不振、疲勞、麵色蒼白、消化不良、易暈車、易暈船以及情緒自控能力差,反應遲鈍或精神不振等。嚴重時表現為心悸、站立性眩暈、呼吸困難、發音含糊、共濟失調、四肢厥冷甚至昏厥。中醫學認為本病以氣虛為本,涉及心、肺、脾、腎等髒器。
【辨證分型】
體質型: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
體位型:體位型低血壓症狀包括: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體位型低血壓與多種疾病有關。
繼發型:由某些疾病或藥物,如脊髓空洞症,風濕性心髒病,降壓藥,抗抑鬱藥和慢性營養不良症,引起的低血壓。
【推薦食譜】
複元湯、黃芪天麻燉雞
【飲食宜忌】
宜:①宜加強營養,多食易消化的蛋白食物,如:雞、蛋、魚、乳酪、牛奶等。②宜多吃含維生素的綠、黃色蔬菜。③宜多吃梨、草莓等。④宜多喝湯水,增加鹽分攝入。
忌:應慎用擴張血管藥、鎮靜降壓藥等。
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髒病。其主要症狀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壞死。本病多發於40歲以上者,男性高於女性,且以腦力勞動者居多。高脂血症、高血壓和吸煙是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中醫認為,冠心病多由氣滯、血瘀、痰濁、寒凝發病。本病采用藥膳辨證調理,有獨特的療效。
【辨證分型】
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缺血
【推薦食譜】
山楂黑米粥、玉竹豬心
【飲食宜忌】
宜:①宜多吃海魚類,尤其是沙丁魚、大馬哈魚、金槍魚、鱸魚等。②宜多吃蔬菜、水果、豆類、橄欖油等,這些都可以有效預防冠心病。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C、α-胡蘿卜素、葉酸及其他一些抗氧化物質,從而使心血管係統得到有效保護。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果膠類物質可有效結合膽固醇及脂肪,並將其排出體外。每天要吃5種蔬菜或水果400~500克。適宜多吃的蔬菜有苦瓜、苤藍、菜花、綠菜花(西藍花)、圓白菜、油菜、蘿卜、胡蘿卜、菠菜、南瓜,水果有刺梨、獼猴桃、鮮棗、草莓、西瓜、蘋果、香蕉、橘子、葡萄等。攝入來源於穀類食品和水果的膳食纖維,降低冠心病死亡風險效果最明顯。③宜多吃大豆和堅果。每天適量進食一些堅果,如核桃、杏仁、榛子、花生、鬆子仁等可以防止心髒病。堅果富含抗氧化劑及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抑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氧化過程。堅果大都富含維生素E,它能使老化的動脈血管重現活力。④宜多吃麵包、麵條和五穀雜糧,最好是全麥麵粉製品。⑤宜有規律地食用含有黃酮類食物,黃酮是植物顏料,它富含於紅茶、洋蔥、綠葉菜、番茄、蘋果、紅葡萄、荷葉、山楂等飲食中。紅茶含黃酮最豐富。此外,用荷葉同山楂煎水代茶飲,也能預防冠心病的發生。⑥宜多攝入鉻和錳。鉻和錳缺乏會引發心血管疾病,是動脈硬化的因素之一。紅糖、五穀中的糙米、小麥和黃豆,蔬菜中的胡蘿卜、白蘿卜、茄子、大白菜和扁豆含錳較多。⑦碘有防止脂質在動脈壁沉積的作用,因此,多吃海帶、海藻類對防治冠心病有一定的好處。⑧大蒜被譽為“血管清道夫”,每天吃3瓣大蒜,一個月後,可使血液中總膽固醇下降10%,大蒜中至少有6種有效成分能減少肝髒合成膽固醇,它還能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
忌:忌吃含膽固醇高的食品,如動物的內髒、腦子、脊髓及蛋黃、魚子和多種貝殼類食品等,如經常吃這些食品,會加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高血壓
高血壓也稱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主要由高級神經中樞功能失調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當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8.67千帕,或舒張壓大於或等於12千帕即為高血壓。早期臨床表現有頭痛、頭暈、頸痛、耳鳴、失眠、心悸、乏力、麵色蒼白或潮紅、記憶力減退或有肢體麻木及神經質等表現;晚期可導致心、腦、腎等髒器的病變,並出現心功能不全、中風和腎功能不全(如尿毒症)。
【辨證分型】
肝陽元盛、陰虛陽元、陰陽兩虛
【推薦食譜】
素炒豆苗、蒜泥萵筍、芹菜大米粥、醋泡花生仁
【飲食宜忌】
宜:①宜吃蘋果、山楂、柿子、梨、香蕉、葡萄、西瓜、蓮子心、荸薺、草莓、無花果、獼猴桃、芒果、橘絡、金橘等水果。②宜吃番茄、芹菜、茄子、蘿卜、茭白、洋蔥、蕹菜、菊花腦、茼蒿、菠菜、青蘆筍、黃瓜等蔬菜,以增加膳食纖維素的攝入量。③宜用大蒜、醋、蔥、薑等調味料來代替鹽調味。④宜喝牛奶來降低血壓。⑤宜常吃海帶、紫菜、海蜇、海藻、海魚等海產品。⑥宜吃猴頭菇、平菇、金針菇、草菇、木耳、銀耳等菌類食物。⑦宜吃植物油,限製脂肪的攝入量,多吃菜籽油、豆油、香油等植物油。
忌:①忌吃各種蛋黃、動物腦、肝、腎,以及肥肉、豬油、蝦子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②忌吃高鹽食物,如鹹菜、腐乳等。③忌吃糖果點心、甜飲料、油炸食品等高熱量食物。④忌喝烈性白酒。⑤忌吸煙、喝酒。⑥忌趴著看書、看電視,看書和看電視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不宜看驚險恐怖的電視電影,這樣會使血管內壁的血壓驟升。⑦忌高強度的劇烈運動。⑧忌穿高領衣衫和緊扣領扣,保持頸部寬鬆,有利於大腦的血液循環。
【行為宜忌】
宜:①控製飲食,調整飲食結構。②適度運動,年齡較大者選擇低強度的運動項目,如太極拳、健身操、散步15分鍾至1小時、緩慢遊泳、慢跑等。③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大腦皮質過度緊張而導致血壓升高。④生活規律,製定良好的作息製度,每天保持8小時睡眠,午後休息30分鍾,不要有太大壓力。⑤多喝水,每天睡前一杯溫開水,半夜一杯溫開水,早晨起床一杯溫開水。
【經典食養妙方】
素炒豆苗
豌豆苗500克,白糖、鹽、味精、料酒、植物油各適量。將豆苗洗淨,瀝幹;鍋置火上,放植物油燒熱,放入豌豆苗快速煸炒,隨後放入鹽、白糖、味精,翻炒均勻,出鍋前滴幾滴料酒即可。此菜對高血壓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蒜泥萵筍
萵筍300克,蒜泥、熟芝麻各30克,鹽、白糖、醋、辣椒粉各適量。首先把萵筍去皮洗淨,瀝水後切成4厘米的方形片。把萵筍片放入盆中,加鹽拌勻後再放入蒜泥、熟芝麻和剩下的調料,攪拌均勻後即可盛盤。
高脂血症
血漿中的脂類總稱血脂,當血漿脂質總量或其中部分超過正常高限時,稱高脂血症。中醫認為高脂血症病因如下:一為外因,飲食失節,恣食肥甘,膏粱厚味,或日久累及腎髒,醇酒癖飲,影響脾胃,運化失司,遂生痰濁。二為內因,主要與脾髒功能衰退有關,健運無權。三為焦氣化失司,出入升降失調,水津不能四布,濁陰彌漫,瘀滯不暢,清濁不分,久漬體內,而使血脂升高。此外情誌不暢,肝氣鬱結,氣滯血瘀,阻塞脈絡,亦可產生高脂血症。血中過量之脂,實為痰濁水濕。所以治療以健脾利濕化痰為主。
【辨證分型】
原發性高脂血症:與環境、家庭遺傳有關。
繼發性高脂血症:由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肥胖症、胰腺炎等引起。
【推薦食譜】
涼拌芹菜海帶、木耳山楂粥
【飲食宜忌】
宜:①主食宜以穀類為主,粗細搭配。粗糧中可適量增加小米、玉米、蓧麵、燕麥、豆類等成分,保持碳水化合物供熱量占總熱量的55%以上。②保證每人每日攝入的新鮮水果及蔬菜達400克以上,並注意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比例。③宜多吃豆類食品,提高蛋白質利用率,以幹豆計算,平均每日應攝入30克以上,或豆腐幹45克,或豆腐100克。④宜多吃含脂肪酸較低而蛋白質較高的動物性食物,如魚、禽、瘦肉等,減少陸生動物脂肪,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入量應該占每日蛋白總攝入量的20%,每日總脂肪供熱量不超過總熱量的30%。⑤食用油以植物油為主,每日用量以25~30克為宜。⑥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素的食物,降低甘油三酯,促進膽固醇的排泄。可以多吃酸牛奶、大蒜、綠茶、綠豆、洋蔥、香菇、金針菇、木耳、銀耳、猴頭菇、蘿卜、玉米、海帶、豆腐、牛奶、黃豆、黃瓜、芹菜、茄子、番薯、山楂、蘋果、紫菜等,這些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⑦要采用蒸、煮、燉、汆、熬的烹調方法。⑧堅持少鹽飲食,每日食鹽攝入量在6克以下。⑨宜多吃澤瀉、山楂、靈芝、首烏、決明子、茵陳、虎杖、蒲黃、薑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