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幹部是隊伍的樞紐(2 / 3)

中國人用人重本事而非能力。能力強的人不在少數,但真正有本事的卻不多。本事與能力之間的最大差別體現在,心目中有沒有別人。拿老板選人來說,老板選人的第一順位常常是心目中有他的人。我常常問一些老板:“你用人的時候不重視他的能力,反而很在意他心目中有沒有你這個老板,為什麼?”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是這樣的:“一個員工如果一開始心目中就沒有我這個老板,那麼隨著他能力的增長,我會越來越怕他。”這講得確實很實在,一般來說,員工能力越強,會對老板越不尊敬,越目中無人。

當然,也有這樣的人,他能力越來越強,也越來越尊重領導,始終感謝老板給他機會。這是由他最初的態度決定的——他心目中有老板。所以我們在挑人的時候,一定要清楚這個人會不會配合。中國人在管理中很重視配合度就是這個道理。

幹部要配合老板,想辦法化解老板給的壓力,獲得老板的賞識。

上壓,老板為什麼要給幹部壓力?因為他不把壓力給幹部,就不知道幹部有沒有空,幹部做事是否踏實,幹部是否實在。幹部不要怕老板給壓力,簡單地說,幹部的標準如果比老板的還高,自然沒有壓力。當一個人內在的壓力比外界的壓力大的時候,他會振奮,自然能夠激發自己的力量。

下頂,下麵的人為什麼會頂撞?幹部表現不好,部屬會覺得跟著他倒黴,處處為難他。我經常聽到員工唉聲歎氣:“都怪我跟錯了經理,就算我表現再好也沒法被總經理注意到了。”但是,當幹部表現很好的時候,部屬一樣會頂撞他。比如,有的經理覺得奇怪,說:“我表現很好,在總經理麵前那麼紅,怎麼員工對我還是不滿呢?”西方人隻要在領導麵前表現很好,一定是威風八麵的。中國人卻不能這樣,否則一進門,所有員工就一句話:“經理,你是不是又去總經理那領了很多工作回來?想累死我們嗎?”

麵對部屬的頂撞,中堅幹部多半會抱怨:“交代部屬做一點事,部屬就叫苦連天。”其實,部屬會叫苦才不會被累死,等於安裝了“警報”,預先給予提示。如果絲毫不知叫苦,上級必定認為他的工作沒有超負荷,就會再接二連三地給他工作,這樣部屬遲早會被累倒。

身為中堅幹部,一定要有本事化解部屬的頂撞,爭取得到部屬的體諒。怎麼做?很簡單,一定要多照顧部屬。比如,看部屬加班,買份盒飯給他吃,即使是便宜的便當,也會讓他感動。“我們經理真好,私底下掏腰包給我們買盒飯,這盒飯真好吃。”就算很難

吃,他也會覺得很好吃,因為有經理的心意在裏麵。

事實上,幹部能照顧部屬,部屬自然也會體諒幹部。如果幹部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你跟著我,你有什麼話好講”,就會讓部屬覺得不舒服。

左攻右擠,也是理所當然。我們不是天天把競爭掛在嘴上嗎?有競爭自然無法避免平級間的攻擠。怎樣改變?必須在平等互惠的條件下,才能要求平級支援。如果處處想占便宜,時時要求別人支援自己,自己卻不支援別人,肯定會落空。

其實,中堅幹部要想獲得平級的支援,要比贏得上級的賞識與下級的諒解更加困難。因為上下級之間還會互相禮讓,不會做得太過分。而平級間,大家職級相同,誰怕誰?往往明爭暗鬥,令人傷神。

中堅幹部要明白,上壓、下頂、左攻、右擠都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心平氣和地應對,以“上司對我賞識”“平級樂於支援”“部屬對我諒解”為目標而努力,定能從艱難處境走向順境,工作起來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