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階層發揚儒道墨精神(2 / 2)

中國人對中並不陌生。中庸之道,說到底就是中道,而中道說到底就是一個“中”字。中堅幹部如果要做到“不固而中”,必然合仁合義。

第二,倫常。

儒家所倡導的倫常禮法,譬如尊卑有分、男女有別等,以《周易》的序卦為張本。孔子從宇宙法則出發,引出社會規範。由此可知,中堅幹部重在承上啟下,倫常是不可忽視的修養。

第三,時中。

時中不是上下之中的一個固定位置,也不是前後兩個時間之間的一個固定時間點。在萬物變化流轉中,順應自然法則,合道便是中。中堅幹部所處理的事情,大多是依法難行的,必須通過變通來做出合理的調整,便是時中的表現。

中堅幹部依人道而行,用儒家的思想來管理。儒家思想以陽為主,教人“拿得起”。身為中堅幹部,要積極認真地做,為領導分憂解難,也要做員工的貼心人。

基層員工最好發揚來自《連山易》的墨家思想。墨子倡導實利,主張苦行節用,遠學神農,近則本於夏禹。神農為《連山易》,而為夏禹所取法。所以墨家的思想源頭即《連山易》。《連山易》以艮卦為首,借山形的起伏連綿來形容萬有現象的消長情態,注重實利、兼愛、尚賢三個要點。

第一,實利。

墨家主張凡是求功利,以有無功利作為標準,來決定為或不為。偏重於物質方麵,卻並不重視精神方麵。基層員工從事實際勞作,當然要講求功利。

第二,兼愛。

墨子倡導兼愛。基層員工最好能夠發揮兼愛的精神,團結他人,與他人通力合作。

第三,尚賢。

墨子主張任用賢能的人,要設法增加賢人,更要厚待賢人。賢或不賢,以成績為標準。在這樣的環境下,基層員工依地道而行,才能專心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