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雖然不敢驕傲,但依舊過於陽剛:“因為我上課認真聽老師講,下課去圖書館找參考資料,考前又充分準備,所以才考第一名的。”他一說完,剛剛讚美他並向他請教的同學就會悄悄地說:“讚美你一下就以為是真的。”我們會覺得奇怪,怎麼會這樣?剛才不是還在問他怎麼考第一名的嗎?為什麼人家如實回答反倒自討沒趣了?
其實,大家都很清楚第一名是怎麼拿的,不就是“上課認真
聽,下課去圖書館找參考資料,考前充分準備”嘛,這是廢話,沒人想聽廢話。很多人講事實,實話實說,卻常常惹人厭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中國人悟出了“先說先死”的道理。這時,你心裏可能會想,“以後人家問我是怎麼考到第一名的,我不說就對了”。這也不對,“不說也死”。有的人怕同學下次超過自己,當同學向他請教的時候,他沒有分享自己成功的秘訣。這樣,同學會更生氣:“太驕傲了,稍微講講會死是不是?”
“先說先死,不說也死”,這是溝通的“兩難”。一個中國人如果不知道“先說先死”的道理,會死得不明不白。但是另外一個困難是“不說也死”。這方麵我們隨時可以找到證明,說有說的困難,不說有不說的苦惱。
碰到這種兩難的境況,就要想著去突破,一定要說到不會死的程度。有的人成績很好,人際關係也很好,他會這麼說:“沒有啦,是我運氣好,考的那幾道題我考試前剛好看過。”
你也許會覺得這樣說很委屈,沒有人知道你用功的事實。你大可放心,別的同學會替你澄清事實的:“你聽他吹牛,他說他運氣
好,那你運氣好給我看看?他是上課認真聽,下課去圖書館找參考資料,考前又充分準備,成績才那麼好的。人家客氣,你還以為是真的?”
有了成績,千萬不要一直不斷地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績是別人說出來的。就好像品德,一個人是否有品德,是別人說了算的,你如果自己說自己人品很好,別人隻會笑話你。
典型問題及處理方法
【問題】你好不容易在組織中因成績優異而獲獎,上台領獎時請你發言,你會如何說?
【答案】陽剛:依事實說明,隻有我最適合領這個獎。
陰柔:非常客氣地說謝謝,完全不發表其他意見。
和諧:謙虛說其實自己仍有許多缺點需要改正。
比如有的歌手獲了獎,如果他一上台領獎就說:“這個獎頒給我是對的,事實說明,我是最適合領這個獎的人。”那麼,台下所有的人都會討厭他。“這種話也講得出來,實在讓人惡心。”在中國人眼裏,人隻要驕傲,就出問題了。
如果隻是很客氣地說“謝謝”,完全不發表其他意見行嗎?也不行,這雖不是驕傲卻是高傲,性質同樣嚴重。
那怎麼辦?還有第三條路,比如謙虛地說:“其實在座的各位都比我適合領這個獎,大家都比我有才華,我碰巧遇上了,是因為大家的支持。我還有很多缺點要改正,以後會更加努力來回報大家。”你一說自己還有缺點,所有人隻會更肯定你,更佩服你。“你表現得那麼好,還那麼謙虛。”中國人講究以退為進、禮讓為先。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這就體現出來了。西方人鋒芒畢露,強調個人英雄主義,“我是英雄,大家跟我學習就對了”。中國人大智若愚,強調深藏不露。我們常常說英雄氣短,是有原因的。西方人傲氣,喜歡說自己的優點。中國人客氣,喜歡說自己的缺點。
我們中國人,當你說優點的時候,別人看到的都是你的缺點;要想讓人家讚美你的優點,你反而要盡量講自己的缺點。我們常說“謙受益,滿招損”,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你越說“我才疏學淺,我要跟你學習”,對方會越覺得你有才華,很客氣。人是互相捧出來的,不是驕傲出來的。越有大智慧的人越客氣,這不是愚笨,而是大智若愚。中國人常說難得糊塗,難得糊塗不能真的糊塗,真的糊塗你就完蛋了。
我遇到一個媽媽,她會炒很多拿手好菜。她不隻會炒菜,還喜歡讓人一品她的手藝。所以她經常會跟先生說:“周末的時候,你叫同事和朋友來家裏吃飯吧。”
這天,先生叫了幾個好朋友來家裏聚餐。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這時女兒歎氣道:“我這幾年那麼認真學我媽的廚藝,可就是學不像。”所有人一聽,都七嘴八舌誇起這位媽媽來:“是啊,做得太好吃了,我還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菜。”“都趕上飯店的大廚了。”“如果我也能做得這麼好吃的話,那就可以天天大飽口福了。”“你看這剁椒魚頭,色香味俱全。”
自己的手藝得到大家的肯定,這位媽媽心裏特別高興,說:“沒什麼,就是幾個家常菜而已,哪能跟大廚比,大家喜歡吃的話就經常來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