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化繁為簡與持簡馭繁(1 / 3)

《易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源,是儒道兩家思想的源頭,是群經之首,是中國人的行為準則。

很多人問:“老師,要學《易經》,是不是先要把八卦學會了?”能夠先學會八卦當然很好,不過沒學會也沒關係。我們重視的是“用中見體”,也就是如何在使用中去了解中華文化經典的價值,這是我們學習的重點。《易經》跟企業管理具體有什麼關係,是我們一直想探尋的。

中國人比較重視的是隱藏在事物背後的意識。比如我們喜歡看《三國演義》,重點不在於辨別曆史的真假,而在於挖掘曆史對企業管理、對人生究竟有什麼啟發。

我們先來看看剝卦和謙卦。

反麵:剝、西方、山在地上、鋒芒畢露、英雄主義、晚景淒涼

正麵:謙、東方、山在地下、深藏不露、交互主義、立於不敗

《易經》:中華民族文化根源/儒道兩家思想源頭/群經之首/中國人的行為準則。

《道德經》:深藏不露/正言若反/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上善若水。

《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夫兵形象水。

剝卦,上為艮卦,下為坤卦。從表1-3中便知,五陰在下,一陽在上,陰盛而陽孤;高山附於地。山在地上好不好?山在地上,鋒芒畢露。鋒芒畢露的人,下場一般都很慘。此卦陰盛而陽衰,喻英雄主義,晚景淒涼。

謙卦,上為坤卦,下為艮卦。坤卦的卦象是地,艮卦的卦象是山,山在地下,深藏不露。此卦喻交互主義,立於不敗。老祖宗的話是很有哲理的,但一些年輕人不懂:“深藏不露?什麼都不露,什麼時候才能出人頭地啊?”其實,深藏不露不是什麼都不露,而是不要隨便亂露。

當一個人很有才華的時候,就如同一座高山般威嚴地佇立在大家麵前,這時候一定要特別小心,必須在山上挖很深的洞,把自己的才能藏住。如果總是喜歡出風頭,那就死定了。你喜歡出風頭,大家都會圍攻你;你如果藏得好,大家是不會為難你的。

當然,深藏不露的重點還在露,即在適當的時機露。當你很有才華的時候,你要把自己的才華埋藏起來,才不會激起大家的抱怨。但是,才能始終埋起來不用的話,就會變成庸才,大家會看不起你。所以,在適當的時機,適當地展現一下才華,是明智之舉。有才華要謙虛,但謙虛過度就是虛偽了。

有個老外,學了幾年的中文,他對我說:“老師,我雖然學了幾年中文,但我現在還是不敢跟大家說中文,也不敢買太深奧的書,就想著先買一本比較淺顯的書來看。於是,我買了一本《易經》。這書名看上去比較簡單,結果回去一看,一個字都不懂,你們老祖宗是不是喜歡騙人啊?”我說:“這你就不懂了,在你們西方,難就是難,易就是易,很難懂的書叫難經,很易懂的書叫易經。但是在我們中國人看來,難跟易的界限是不明確的,有時難是易,有時易也是難,難與易是相反相成的。”

說到底,還是要懂得變通。

中國人很重視“奇正相生”,《孫子兵法》也好,《道德經》也好,都強調“奇”跟“正”的相互轉化。比如“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以正和,以奇勝”。“奇正相生”的重點在奇,為什麼?出奇才能製勝,所以厲害的人總會出其不意。

孫子說:兵形象水。老子說:上善若水。中國人的人生哲學就是水的哲學。中國人的心態就像水一樣。水,往下流,各種髒亂它都可以衝刷掉,它是任勞任怨的。

我們再來看乾卦,乾卦是《易經》中的第一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一個每一爻都不錯的卦。乾卦的妙處在哪?原因是什麼?我們不要講太複雜的東西,先來看簡單的例子。

典型問題及處理方法

【問題】當你的成績位列全班第一名時,同學問你是如何做到的,你會如何回答?

【答案】陽剛:說出比他用功的事實,讓他知情。

陰柔:不跟他說用功的秘訣,怕他贏你。

和諧:雖然很用功,嘴巴卻回答是運氣的原因。

這個問題在西方人看來太簡單了,我成績第一名,是因為我比大家都用功,根據事實如實回答就好了。其實,這個問題有三種回答方式:陽剛、陰柔、和諧。陽剛跟陰柔屬於兩個極端,但也沒有絕對的好壞。我們先把這兩個方向找到,上限、下限找到以後,就很容易找到中庸之道,找到合理點,才能在變動的環境中,輕鬆愉快地處理事情。

為什麼有的人成績很好卻沒人緣?我們看他的回答就知道了:“我為什麼是第一名?很簡單,因為我比你認真,我比你用功,所以我成績當然比你好。”這樣的人太驕傲,當然不會有好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