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從陰陽變化中領悟思想(2 / 3)

我們一定要了解中國人思維的特殊性,萬事不可太較真。當老板發現你棋藝不錯,請你去下幾盤棋的時候,你居然連贏三盤,那你就完蛋了。你說:“我知道了,下次老板找我下棋的時候,我連輸他三盤好了。”那你更慘了,老板心裏肯定會想:我怎麼能找個笨蛋跟我下棋呢?贏的裝沒贏,輸的裝沒輸,這才是極致的智慧。

中國文化是陰陽文化,了解了中國文化,才能了解中國人的思維,才可找到最時中的方法。我們常常講“居中為吉”“中和之道”,就是這個道理。

時中:與時俱進,合理應變

在任何組織中,實際上都包含三個階層,就是高階、中堅和基層,所需人員正好合乎《易經》中“天道”“人道”“地道”的性質。“天道”“人道”“地道”中,主要在於“人道”,隻有人可以頂天立地。所以,中堅幹部是企業中關鍵的一環。中堅幹部在企業中約占10%~20%,但是決定著組織經營成效的80%。

很多人問:“老師,你確定是‘堅’不是‘間’?”之所以不用“間”而用“堅”,是因為幹部不僅是組織的中堅力量,也一定要堅強,不堅強的話,肯定沒法應對上壓下頂左攻右擠。中堅幹部要是做得好,曆練得好,就是老板的左右手,對其以後的發展會有很大幫助。

中堅幹部是連接企業高階領導與基層員工之間的重要樞紐。對老板而言,他們是部屬,需要堅決完成老板下達的任務;對員工而言,他們又是管理者和組織者,需要協調和帶領大家共同前進。所以在很多組織中,中堅幹部也稱作“中幹”,中幹的作用發揮得越充分,領導的壓力越小,企業的發展就越順利。

陰陽變化的重點在“中”。比如《中庸》裏“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恩威並用、大智若愚等。

生產產品也是一樣,我們不能用低於下限的成本,這樣產品的質量一定很差。品質差,就是黑心商品,我們也許可以得到暴利,但是絕對做不長久。我們也不能用高於上限的成本,這樣一定會輸給同行,以致被淘汰。因此,找出最合適的成本,能夠經營得比同行更好,而且客戶還能認同,才是最佳模式。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知曉的道理或達成的共識,比如酸堿中和、喝水盡量喝溫水等,都是由於有著“中”的思維。

《易經》陰陽變化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柔弱勝剛強。這在道家的思想中也有體現,道家的思想正是從《易經》發展而來的。

《道德經》(40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德經》(78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正言若反。

柔弱勝剛強

《道德經》中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這句話的意思是,弱勝過強,柔勝過剛,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麵的話好像是在反說一樣。

《道德經》中還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反”字在古時通“返”字,反即返、複之意,即周而複始、循環往複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也就是說,事物的矛盾和對立轉化是永恒不變的規律,並不是短暫的。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但卻是持續的。

身處陰陽文化的包圍中,深刻領悟其思想就變得格外重要。

我們的老祖先為什麼不說“陽陰”,而說“陰陽”?這從側麵告訴我們,陰的力量勝過陽的力量。但是現在我們往往是強調陽的力量,強調積極的力量。陽是什麼?是有形的東西。在知識大爆炸時代,學曆大家都有,要比的是無形的部分。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柔為什麼能勝剛,弱為什麼能勝強,靜為什麼比動的力量強。

諸葛亮說“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說,一個人心緒不安靜下來就不能提高思想覺悟。我常常對企業高階領導說:“隻要靜不下來,你大概就不是一個好領導。”我們往往學西方的管理,重視陽剛的部分,強調“動”。領導當得好不好,不在於“動”,而在於能不能“靜”下來。寧靜以致遠,人隻有“靜”下來才能看得遠。領導每天在“動”,那就隻能注意現在的事,甚至隻能處理過去的事,是沒法規劃未來的事的。

通過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這兩種棋藝文化的對比,我們也可以看出“靜”的力量。西方人每次看中國象棋,都會覺得很吃力:“我們西洋棋,國王跟皇後很容易決定勝負,會動的贏得天下。你們的象棋看不懂,最厲害應該是車、馬、炮。”我問道:“將、帥呢?”對方說:“將、帥一點都不厲害,躺在那邊一動不動。”我說:“那麼厲害的車、馬、炮,到後來卻為了躺在那邊不會動的將、帥犧牲,誰比較厲害?”對方想一想:“這樣說的話,好像將、帥更厲害。”

在中國象棋中,將、帥為什麼最厲害?因為它們能夠讓車、馬、炮為其犧牲。如果你說“我要棄帥保車”,大家就知道你不會玩象棋了,哪有替車做保護,帥犧牲都沒關係的?中國象棋講究棄車保帥,而非棄帥保車。所以,在大部分中國人看來,能夠叫人為其賣命的老板是最厲害的。

為什麼將、帥躺在那不動?將、帥的重點是要以靜製動。對於老板來說,重要的不是處理現在的事,而是處理未來的事。一個好的老板,他想的應該是下個月要做什麼,下一年要做什麼,現在的事應該由部屬去做。

能靜的人很厲害,當然,這不是說能動的人、積極的人就不厲害。一般來說,高階領導要能靜,中堅幹部、基層員工要能動,做事要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