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精英不再追捧“遲到”的晚餐
不久前,一項調查顯示,大約有四成的職場人士因為各種原因,晚餐吃的過遲,尤其是從事市場、銷售和技術等工作的白領往往因為應酬或加班造成吃飯上的“遲到”和過於豐富的現象發生。
如今的晚餐可謂越來越像“晚”餐了,如果趕上應酬、聚會,經常會持續到午夜。有人說,正常的晚餐應該在晚上6:00-7:00,但也不是絕對,可以根據個人習慣做適當地調節,一般應該距午餐6個小時左右。但是不要遲於晚上8點。因為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後4—5小時,若晚餐吃得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瀦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此外,如果進餐時間太晚,在人已經休息的情況下,血糖水平還處在較高水平,機體隻好把多餘的能量儲存起來,易導致肥胖和高脂血症。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早上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上吃的少”,晚上吃的少有利於健康,而且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尤其應多攝入一些新鮮蔬菜,盡量減少過多的蛋白質、脂肪類食物的攝入。
4.3要及時給身體補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作用非同小可。水與空氣、日光相同﹐都是生物存活的要素。要知道,人體最主要的成份是水﹐它約占成人體重的60~70%﹐也是人體生理活動不可或缺的物質。人體是世上萬物中最最精密的機器,要維持生命的運作﹐背後是有千千萬萬個複雜的生理及化學反應在進行著。這些反應隻要水份不足﹐就會一個一個出問題。所以,經常補充水份是必須的。
職場精英渴了才喝
我們常說“飲食”,養生之道不脫“飲、食”兩字,既要吃的好,也要喝的足。有的朋友平時沒有喝水的習慣,一定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職場人士一進辦公室,就是打開電腦,坐上好幾個小時,根本不記得喝水,一天工作8—10小時,連兩杯水都喝不到。中年精英隨著年齡的增加,感覺器官逐漸變得不那麼敏感,口渴的感覺會降低,不太容易因體內缺水而引起強烈的感覺,再加上工作繁忙,往往忽視補充水分,使細胞長期處於“缺水”狀態。其實,在我們感到渴了的時候體內已經是嚴重缺水了。這時候再補充水分,已經是為時晚矣。水是生命之源,在人體的代謝過程中比食物還要重要。每個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