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做一個管理者(4)(1 / 2)

二、什麼是MBA?

許多有誌於從事管理工作的年輕人會選擇到高校去讀一個MBA的學位,也有許多在職的管理者通過去參加各種各樣的MBA課程班、研修班等來給自己充電。近年來,MBA這個詞成了社會上的一個時髦用語。那麼,什麼是MBA?

眾所周知,MBA是一個英文縮寫詞,其英文全稱為“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中文含義是“工商管理碩士”。其中的“master”是碩士學位,“administration”是管理,而“business”則是商業或經營,也可以理解為人們常說的“生意”。

李嘉誠是生意人,比爾·蓋茨是生意人,柳傳誌、馬雲等也都是生意人。大家可以看到,這幾位的生意差別很大,涉及不同的領域和行業。盡管如此,但他們都是做“business”的。有人或許會覺得“生意”這個詞不太雅,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即“營利性的經濟活動”。所以,MBA就是管理營利性經濟活動的一種碩士學位項目。MBA中還有一種特殊的項目叫做EMBA,其中的E是CEO這個縮寫詞中的E,因此,EMBA就是針對高層管理人士的MBA。

可以看出,這裏的“BA”實際上也就是人們熟知的企業管理。透過MBA這個詞,我們可以認識到,企業管理其實可以看做兩方麵的活動:一方麵是B,是生意,是經營;另一方麵是A,是管理。企業管理就是要通過A把B做好,即通過管理活動來把經營活動做好。

順便說一下,我國還有另外一種管理方麵的學位——MPA,即公共管理碩士學位。MPA中的“M”與“A”同樣代表碩士學位和管理,而其中的P是英文“public”這個詞的首字母,其含義是公共事務的、非營利事業的。顯然,這個項目培養的是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者。

前麵我們討論過管理的職能,亦即MBA這個詞中的A包括了計劃、組織、領導和控製四個方麵的職能。那麼,B(也就是經營活動)又包括哪些職能或哪些基本活動呢?

為了分析這個問題,需要引入一個簡單的輸入輸出模型(見圖0—1)。任何類型的企業、任何一種“business”,都可以用這個模型來表示。經營一個企業就意味著,通過輸入一定的人、財、物資源,經過組織的內部活動,輸出各種各樣的產品或服務。這個模型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借助這個模型,現代管理的奠基人之一的亨利·法約爾(HenriFayol)對於business所包括的基本活動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把經營活動分為六大類,即技術性活動、商業性活動、會計活動、財務活動、安全活動和管理活動。

1?技術性活動

根據法約爾的分析,無論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所有類型的business都包括了把輸入轉變成輸出的轉變性活動。如果是一家製鞋廠,這種轉變性活動就是其生產活動;如果是一家醫院,就是其診療活動;如果是一所大學,就是其教學科研活動。可以說,任何類型的機構都要從事這種把輸入轉變成輸出的轉變性活動,法約爾稱之為技術性活動。今天這類活動一般被稱為運營活動或生產運營活動。顯然,正是這類活動在組織中承擔著創造價值的任務。

2?商業性活動

所有的組織都開展從市場上買進來,再賣到市場上這樣的活動。也正因為如此,做生意、做企業才被人們俗稱為做買賣。法約爾把“買”和“賣”方麵的活動稱為商業性活動。這類活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營銷活動”。

3?會計活動

隻有獲得盈餘,企業才能夠生存和發展,賠本的生意難以為繼。要想知道企業是否盈利,生意是否虧本,就要記錄整個經營活動的收入與支出,清點企業的財產,記錄、統計生產過程中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這類活動便是人們所熟知的會計活動,是經營企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