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打開一個我們不知道的世界五彩繽紛讓我們去坦然麵對平凡的生活,米花在線書庫是您最好的朋友!!!
2?要點二:管理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的能力,而不是把人管住
筆者曾接觸過一家高新技術機構,其員工基本上都是知識型人才,其總裁本人也是一位高學曆的技術專家。這位總裁上任後大大增加了管理方麵的投入。例如,該機構的考勤手段在短短一兩年內多次升級換代,剛開始是簽到,後來換成了打卡,接著改成了摁指紋,後來又升級為了一套瞳孔掃描裝置。據說,該總裁最近又在考慮在辦公樓裏安裝一套攝像監控裝置,因為有許多人在早8點到晚5點之間溜出去辦私事。也許,接下來還需要考慮再引入一套腦電波掃描裝置,因為似乎有不少人坐在辦公桌前卻在考慮工作以外的問題……
正如上述這位總裁一樣,很多場合,人們一說到管理,考慮的就是如何把人管住,探討的就是“管人的藝術”,很多書籍也是從“如何把人管住”這個角度來討論管理問題的。這實際上是天大的誤解。θ米θ花θ在θ線θ書θ庫θ
說到把人管住,這個世界上或許隻有一種機構是以此為目標的,那就是監獄。隻有監獄裏的獄警才要把人管住。管理者當然不是獄警,管理的目的也絕非把人管住。管理是要協調、帶領人們去實現目標,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要讓人們承擔起對工作和組織的高度責任。用管理中的一個術語來說,就是要把人激活,或者說,是要實現組織成員的活性化。
激活或活性化(empowerment),是現代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有兩方麵的含義,其一是指使人們具有作出決定和采取行動的知識、技能、職權和意願;其二是使人們對其行動的後果和組織的成敗負有責任。
首先,活性化意味著要激活在傳統管理中被視為“死人”、“木頭”的員工,要通過真正意義上的管理,讓人們都變成齊天大聖孫悟空,讓每個人都能夠大顯神通,都能夠去攻堅、去挑大梁。這就需要賦予員工各種各樣的要素。要給員工相應的知識,讓他“懂”;僅有知識還不行,還得給他技能,讓他“會”;有了知識和技能,捆住他的手腳也不行,還得賦予他做事情的職權;有知識、有技能、有職權,如果他不願意做事,又奈他何?所以還得給他努力去做事情的意願。通過賦予人們知識、技能、職權和意願,讓每個人都能變成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麵,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是活化性概念的第一層含義。
但是,如果隻是強調把人們都變成孫悟空,也還不夠。萬一孫悟空們猴性發作,各自為政或者胡作非為,豈不糟糕?所以,還要能夠把孫悟空們的力量彙聚起來,使他們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一致起來,形成一股實現組織目標的強大合力。這就要求在孫悟空們的腦袋上扣上一個“箍”。這個“箍”是什麼呢?就是責任。這裏的責任也有兩方麵的含義,一是每個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做事的後果;二是每個人要對組織的成敗負責,即組織成敗,員工有責。培育人們的這種責任感,是活性化概念的另一層含義。
從一定意義上說,活性化這一概念是現代管理與傳統管理在“人”這個問題上的分水嶺。傳統管理把人看做“死人”、“木頭”,與機器、設備、原材料別無二致;現代管理則主張,一個組織是否具有競爭力,是成功還是失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成員被激活的程度。
傳統管理體製下,企業中的員工常常隻是被視為公司需要的一些胳膊、腿而已。也就是說,那個時代的企業需要的不是有頭腦、精神、創造力、責任感、主動性的人,人不過是會說話的工具而已。
但是,那樣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今天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人才主權的時代。知識和人才成了價值創造的主導因素,成了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的最主要源泉。如果不能把人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不能把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組織就很難有作為。
有效的管理在創造財富、達成組織目標的同時,也在創造人們的人生,幫助每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具體的個人實現自我。不難想象,與那些僅僅把員工看做“物”的企業相比,由高度活性化的員工隊伍所構成的組織會具有怎樣的競爭優勢。今天,一個組織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成員被激活的程度。要實現員工隊伍的活性化,就要求管理者必須具有新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