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米花在線書庫經典名著。@@
做一個管理者無疑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情。許多年輕人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個管理者,許多在位的管理者都是人們眼裏的成功人士。
管理可以說是人類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任何由兩人以上組成的、有一定目的的集體活動都離不開管理,大到國家、軍隊,小到企業、醫院、學校等,概莫能外。隨著社會共同勞動的規模日益擴大,勞動分工協作更加精細,社會化大生產日趨複雜,管理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高。
管理的重要性可以說是眾所周知。一個單位管理得好,股東可以分紅,員工可以實現自我,社會可以得利,造福的是方方麵麵。相反,一個單位管理得不好,影響的也是方方麵麵。糟糕的管理會令股東虧損甚至破產,會讓員工的工作生涯充滿痛苦甚至失業,還會給顧客、供應商乃至社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損害。
管理者絕不隻是意味著榮耀。筆者在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電腦屏幕上開著某網站財經頻道的窗口。一抬頭,赫然就看到了好幾個人的名字。如柳傳誌、馬雲、王石等,他們出現在一個叫做“企業家的社會責任”的欄目裏,這幾位無疑是成功者的代表。但是,跟他們的名字在一起的還有不久前剛剛被執行死刑的湖南企業家曾成傑。再後麵的一條新聞是關於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原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涉嫌嚴重違紀被免職並接受調查,同一條新聞裏還提到,此前幾天宣布接受調查的還有中石油高管王永春、李華林、冉新權和王道富。顯然,管理者所麵對的未必盡是通衢大道、鮮花美酒,很多時候倒是如同西天取經路上的唐三藏,雖然風光無限,但路途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障礙、陷阱以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遭受重創,甚至折戟沉沙。所以,很多時候,做管理工作更多地意味著責任和挑戰。
那麼,什麼是管理?管理者要做些什麼?管理者需要什麼樣的能力?管理者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許多人為了將來能做管理而花很多學費去讀一個MBA的學位,那麼什麼又是MBA?為什麼有些管理者會失敗甚至身敗名裂?下麵我們就對這些問題作一些簡單的討論。
一、什麼是管理?
大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曾有過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我們可將管理者類比為交響樂團的指揮。在指揮的努力之下,通過其對音樂的理解和對樂隊的領導,使得各種獨立的樂器協調一致,演繹出完整而生動的音樂。但是,指揮手裏有作曲家的樂譜,指揮本人隻不過是個詮釋者,而管理者卻要扮演作曲和指揮的雙重角色。”
現實中,人們對於管理有各種各樣的認識。不同的書籍有不同的定義,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說法。為了便於討論,我們將管理定義為:
管理就是一定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領導和控製職能,協調他人的活動,帶領人們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這一定義中有四個方麵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