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他和助手們在甘肅省武威、金昌兩市講學後,馬上又翻越烏鞘嶺趕往青海省西寧。車在山間“拋錨”,山頂仍然積雪,張思中等人被凍得瑟瑟發抖。淩晨1時,他們才趕到西寧。按計劃,當天上午8時講課。因為高原反應,他們無法入睡。上課才15分鍾,他的一位助手就透不過氣來,被送進醫院。張思中卻堅持上課,呼吸稍平穩的時候就講課,氣急或氣喘的時候,就轉過身來在黑板上寫字。他氣喘籲籲地堅持把整天的課程講完,令聽課老師和在場領導感動不已。
長時間在外地講課,生活沒有規律,拖垮了張思中的身體。1998年3月,從江西上饒和福建三明兩地講學返滬後,因連日勞累,他被病魔擊倒,突發腦中風被送進醫院,因搶救及時才未釀成嚴重後果。半個月後,病情稍稍穩定,張思中記起計劃中到貴陽市講課的事,他堅持出院要到貴州去,說“哪怕不講課,和老師們見見麵也好”。後來,由於醫生堅決反對,他才留在醫院沒去貴州。那次講課,是第一次張思中本人沒到場,由他的助手主持宣講“張思中外語教學法”。
直到今天,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仍然在為畢生所追求的事業不懈努力著。他像他所在的部隊“濟南第二團”的戰士們當年攻打濟南城一樣,不怕流血、不怕犧牲。“人要有點兒阿Q精神!對議論你、對你說三道四的人,一是不睬他!二是超過他!三是對搞陰謀詭計的人要氣死他!”說起多年來所受到的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張思中率真得像個不服輸的孩子。
事在人為。他的執著付出得到了高度的評價。
1996年,李嵐清同誌在外語教學座談會上說:“這種教學法符合中國學生學習外語的實際情況,不僅適用於中小學生學習外語,我看對成人學習外語也是有效的;既適用於英語,又適用於其他某些外語,具有一定的普遍適用性”。他還親自向各地負責人介紹“張思中教學法”。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卓晴君研究員多次表示:“張思中外語教學法”是一種簡便、易學、快速、高效的符合中國人學外語的教學法,凡試驗采用這種教學法的學校,都大麵積提高了教學質量。
最令人感動的是來自實驗基地的故事。
1997年5月,當張思中一行在蘭州石化一中為學生上完課後,孩子們把上課的老師團團圍住,要求道:“留下來吧!就用這個方法來教我們。”
一次,張思中一行在齊齊哈爾市講課時,有一位富拉爾基區和平街小學的王老師,剛生下孩子還沒滿月就趕來參加了培訓,堅持聽完三天課。
還有一次,在山東棗莊,500多座位的市府禮堂座無虛席。老師們主動提出不用中間休息,一個上午足足講了3個小時,台下竟無一人走動。大家說:“我們還從來沒見過這種場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