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我者死,創我者生”
張思中愛說這樣一句話:“我就不信,中國人就比外國人笨,為什麼長期以來在中國外語教學法的舞台上全是外國人上上下下?要知道隻有中國人才能為中國人自己創造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教外語、學外語的好方法。我們應該爭口氣,大家團結起來,創造出中國人自己的外語教學法,爭取早日在世界外語教學法的講壇上占有一席之地。”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從北端的黑龍江省漠河,到南邊的海南省天涯海角;從西邊的新疆伊寧、塔城,到東邊的山東蓬萊,這些年來,張思中的足跡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舉辦了200多期“張思中教學法師資培訓班”,全國有10多萬名外語教師、教研員、科研員接受了“張思中教學法”的直接培訓(不包括衛星教學),其數量占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總數的20%。“哪裏需要我就到哪裏去。”--為了傳播他的教學理念,推廣這一凝聚他多年心血的教學法,這位已70多歲的老人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過。去年和前年,他甚至將他的教學法傳送到了祖國寶島台灣。
但無論走到哪裏,張思中都開宗明義八個字:“學我者死,創我者生!”
他這種鼓勵實驗區教師們創造性地運用張思中教學法的態度和做法,使這個教學法的試驗、推廣與研究百花齊放,生機勃勃,許多試驗、研究成果經鑒定、總結、提煉之後,更加充實了張思中外語教學法體係:如上海唐伯昌的單詞按重讀音節發音相同排列法,河北戴蘊璞的內視記憶法,天津楊德祿的十六字示意圖,上海汪曦聆的國際音標對稱排列教學等等。
目前,全國各地已建立了100多個比較牢固的、各具特色的研究、運用、推廣張思中外語教學法的教改基地。如:由科研所牽頭、帶動整個地區推廣應用“張法”的牡丹江市基地;由教研室牽頭,《走向“張法”,走入“張法”到走出“張法”》的煙台市基地;由教研員牽頭,堅持教改12年,由4所發展到124所學校,影響到全市、全省的福州市基地;有3年教完6年課程,會考高考成績均超過學完六年外語的省重點中學的貧困地區的貴州省畢節基地……這些教改基地不僅讓眾多學生成為受益者,還培養和造就出一批張思中式的優秀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麵對成績,張思中很謙虛:“……問題不在條件,不在文憑而在教師良心,教師的責任感,隻要有了這個,任何教學奇跡都會出現。”
人要有點兒“阿Q”精神
1990年,當上海市乃至全國掀起學習傳播“張思中十六字外語教學法”熱潮開始之際,各級領導從地方到中央都給予極大的關愛,卻引起了英語教學界學術權威人士的不滿。
他們十幾年始終向領導揮舞著“張思中教學法”是“不完善”的、“有不同看法”的兩根大棒,不讓“張思中教學法”在他們的“勢力範圍”內介紹推廣。
從1990年至今,在一些人能控製的城市、組織、報刊,不允許講“張思中教學法”,誰搞“張思中教學法”,就壓誰。
公開的打擊、孤立,沒有讓張思中退卻。張思中認為我們國家大得很,東邊不亮西邊亮,哪裏需要就到哪裏去,盡快把“張法”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所以,首先開發了西部、北部,很快走遍了全國。“非典”時期,正在編寫《張思中英語教程》的張思中,由於資金周轉不開,賣掉了自己新裝修好的房子。這些年來,為了推廣自己的教學法,離休多年的張思中,風裏來、雨裏去,付出了血的代價:四次中風,卻又奇跡般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