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審題法。通過一首“審題歌”來教學生審題:題是文眼睛,審題是關鍵;認真細思考,要領要記清,寫人或記事,狀物或抒情;個人或集體,辨別是第幾人稱;時、地看清楚,題眼看得明。
四是分段法。通過一首“分段歌”來教學生分段:學文邊學邊思,理清文路下工夫;切頭去尾得中間,認真分析中間層;圍繞中心來劃分,段意前後要連貫;小標題意明言簡練,文章結構眉目清。
五是閱讀法。第一,通過四想:想一想文章是記事為主的,還是以寫人為主的;是狀物為主的,還是以抒情為主的;是寫個人的還是寫集體的,究竟是第幾人稱;想一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想一想文章怎樣布局謀篇,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想一想哪一段是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重點段。第二,通過三議:議一議題目怎樣解;議一議段落大意並加小標題;議一議課文重點詞句。第三,通過二記:記一記心得,記一記疑難。第四,通過一問:遇到疑難問題先向自己發問,然後向字典、同學、老師發問。
六是作文法。第一,通過四想:想一想文章的中心;想一想表現文章中心的材料;想一想文章的題目;想一想文章的布局謀篇。第二,通過三擬:擬好題目;擬好提綱;擬好主次。第三,通過二寫:先寫好稿子,後謄寫作文。第四,通過一多:多修改。
七是讀寫結合學習法。第一,通過從讀學解題,作文結合練審題和擬題;第二,通過從讀學歸納中心,作文結合練怎樣表現中心;第三,通過從讀學怎樣分段概括段意,作文結合練擬寫作提綱;第四,通過從讀學區別文章主次,作文結合練怎樣安排詳略;第五,通過從讀學捕捉文章重點段,作文結合練怎樣突出中心;第六,通過從讀學品評課文,作文結合練自改作文;第七,通過從讀學作者怎樣觀察事物,作文結合練觀察方法。
(歐陽娜
整理)
旁
白人為一種追求而活著雷玲一直沒有機會親眼見到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
讀他的書,與他在電話裏交流,聽他的弟子們講述他的故事。
他的形象日漸清晰:從一個有誌的農村青年,到一生為農村教育矢誌不渝奉獻的耆耄老人,他的一生,承受了太多的苦,也收獲了常人所體會不到的甘甜。
從他的身上,你能真實地感受到一點:有些人,是為一種追求而活著的。而這種人的生命,也因其不懈追求,變得有價值,有尊嚴。9
吳正憲:給學生圓一個數學天堂夢
素描她,是孩子們最喜愛和愛戴的老師;她,是許許多多教師們心中的楷模。她被稱為我國小學數學界的“女狀元”。“給學生圓一個數學天堂夢”、“為年輕教師搭建一個成長的平台”--是她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