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去開拓。
給學生一個課題,讓他自己去創造。
解
讀丁有寬“讀寫結合法”經驗略解丁有寬老師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雜、亂、華、死”的通病,把著力點放在學生的讀寫訓練上,做到有的、有序、有點、有法,讓學生真正做學習語文的主人;總結出“雜中求精,打好基礎”、“亂中求序,分步訓練”、“華中求實,突出重點”、“死中求活,交給規律”等四條基本經驗。
經驗一:有的--雜中求精,打好基礎
為了使學生學語文不陷入知識的“迷宮”,丁有寬老師把語文教學的重點放在教好記敘文上。他從小學語文課本的記敘文中歸納出記敘文讀寫的規律性知識,分別從句子、句群、構段、文章開頭、文章結尾、謀篇、記事、寫景狀物、寫人九個方麵總結出“50個基本功”,並將這“50個基本功”作為幫助學生研究範文,了解作者如何敘事、狀物、寫人,怎樣表達思想感情和安排篇章結構的一把鑰匙。
句子:1
時、地、人、事四素句,2
連續句,3
並列句;
句群:4
連續句群,5
並列句群,6
總分句群,7
概括與具體句群;
構段:8
連續結構段,9
並列結構段,10
先總述後分述或相反結構段,11
先概括後具體或相反結構段;
文章開頭:12
交代時、地、人、事四素開頭,13
開門見山開頭,14
提出問題開頭,15
描寫引入開頭,16
抒發感情開頭;
文章結尾:17
事情結果結尾,18
點明主題結尾,19
展示未來結尾,20
抒發感情結尾,21
描寫結尾;
謀篇:22
審題,23
立意,24
選材,25
組材,26
過渡,27
照應,28
觀察,29
修改,30
連續結構篇,31
並列結構篇,32
總分結構篇,33
概括與具體結構篇,34
按事情經過先後順序;
記事:35
按時間先後順序,36
按地點轉換順序,37
以事序為主,結合時序地序;
寫景狀物:38
景色描寫,39
建築物描寫,40
植物描寫,41
動物描寫,42
場麵描寫;
寫人:43
外貌描寫,44
語言描寫,45
行為描寫,46
心理活動描寫,47
人物綜合描寫,48
一事表人,49
幾事表人、50
幾方麵品質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