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有寬:一位大苦大樂的農村教師(4)(1 / 2)

丁有寬:在進行語言基本功的各項訓練時,老師一定要注意四個問題:一是連續性。要一項一項紮紮實實訓練,不要跳躍。二是由仿到放。每項訓練,課文都有例句、例段、例文。從模仿中理解要領,進行模仿;模仿內容要擴展,由仿到創。三是由內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內容。每項訓練項目,都要從內容入手,通過內容理解語言表達形式;掌握了語言形式,會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這其中切忌以語言形式去套內容,要明確語言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四是課內外讀寫結合訓練。通過讀書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心得,通過課外活動,開展“尋美頌美”活動,舉辦讀書會、朗誦會、習作評論會、習作比賽和優秀習作展覽會等活動,依次達到訓練目的。

記者:對於一個年輕教師而言,如果要在教學中實踐您這種訓練模式,應該在教學中把握哪些教學原則?

丁有寬:我想關鍵是要做到五個堅持。

第一要堅持做到“整體設計,動靜結合”。所謂“整體設計,動靜結合”,就是要求教師在“讀寫結合單元分組導練”的教學設計中,備教材要做到胸有全冊,單元著眼,從課入手。

第二要堅持做到“抓住主軸,敢放會收”。這就是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抓住訓練的目標和重點,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思考、自己作文、自己改文,能發現問題,提問題,爭論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敢於自我表現、自我完善、自我創新的主體精神。

第三要堅持做到“多向反饋,善於調控”。讀寫結合導練教學的過程是一種信息交流的過程。要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實行“多向反饋,善於調控”的教學形式。要達到“多向反饋”,務必把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把充分的時間讓給每一個學生去認真地識字、讀書、交流、作文。把教學中花在多餘的分析、談話、提問、表演的時間省下來,還給學生,由他們支配;教師要“善於調控”,學生懂的堅決不講,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的節奏和容量,要根據學生的參與狀態、思維狀態、發展狀態善於做好調控。

第四要堅持做到“麵向全體,培優扶差”。衡量導練課是否麵向全體,培優扶差的標準,可以從教學的難度、課堂訓練的廣度、課堂是否抓住了優生和差生兩頭三個方麵去把握。

第五要堅持做到“九要”的導練要求。即訓練目標要明、要求要實、重點要準、內容要精、時間要省、方法要活、容量要大、節奏要快、效率要高。這是單元分組(各類課型)導練課的共性要求。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第一至第八個要求是因,第九個要求是果;第三至第八個要求都要為第一、二個要求服務。教材從學段、學年、學期、單元、組文、課文至習題都明示了導練的目標、要求、重點、內容。教師通過鑽研教材可以領會和操作。關於訓練時間要省、訓練方法要活、容量要大和節奏要快,教材中不明示。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智能、思維狀態和心態特點而決定。

聲丁有寬培養學生自主性十法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給學生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給學生一個衝突,讓他自己去討論。

給學生一個機會,讓他自己去抓住。

給學生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給學生一個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