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有寬:一位大苦大樂的農村教師(2)(2 / 2)

1999年,在第二屆“全國丁有寬教材教法研討會”上,時任全國小學語文學會理事長高惠瑩稱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教學經驗為“高遠的境界、執著的追求、科學的依據、突出的貢獻”。她認為,這個教改實驗的豐碩成果,不僅凝聚了丁有寬同誌40多年上下求索的全部心血,而且是廣東省對於全國教改的一份獨特貢獻,更是反映全國小學語文教改盛況的一麵鏡子。它不僅是廣東教育的一麵旗幟,而且是全國小學語文教改的一麵旗幟,具有全國性的重要意義和重大影響。

第二屆“全國丁有寬教材教法研討會”召開前後,全國已有28個省、市的5650所學校、15500個教學班共52萬學生,全部使用丁有寬主編的教材。天山下的烏魯木齊市堅持“丁有寬教材教法改革”10年來,從當年3個實驗點擴大到現在40多個,孩子們喜歡丁老師的教材,讀寫能力顯著提高,連奪全國語文作文大賽一等獎和該市學生作文、電視演講等比賽桂冠。因搞“丁研”成為全國名師的有王呈祥等5人,王呈祥出版的《小學生作文階梯導練》多次再版成為當地熱銷書後,激動的王呈祥專程乘火車6天5夜趕來潮州,向丁老師贈送一麵上寫“敬獻給全國語文改革家丁有寬先生”的錦旗。

早在1998年,丁有寬的讀寫結合科研實驗就造就了一批名師(42名特級教師),鍛煉了一批新秀(300名教壇新秀),丁有寬還收了3600名徒弟。他的弟子遍布全國各地,連日本、新加坡也有他的學生。今天,這樣的弟子又不知增加了多少。

“愛心是根,科研是本。”現年77歲的丁有寬老師仍策馬揚鞭追時光。他說他的經曆坎坷,是黨的關懷、是改革成就了他。如今恰逢好時光,他要抓緊時間進行實踐、科研,以取得新的成果。

講述:《我與頑童》

“老師,您可曾知道,我是在哪一天哪一刻開始變,變成今天的我?還記得嗎?那時,我們班裏有個儲蓄箱,我們班也不像別的班級,要選一個班幹部管理,而是由同學們自己填寫存款數目,把錢放在箱子裏。當我來到這個班裏,第一次見到這個儲蓄箱的時候,我就覺得奇怪:怎麼這麼粗心?我甚至還時時對著這個箱子發愣。有一次,我終於忍不住了,問您:‘丁老師,您不能由我們自己登記,要是有人“臭相”(不誠實),怎麼辦呢?’您慈祥地說:‘不會的,新中國的孩子,哪會有不誠實呢!’就是這句輕輕的話語,激起了我心中的波瀾……”

這是丁有寬曾經幫教過的一個差點被學校開除的叫小黃的孩子,離開學校多年後寫給他心目中可親可敬的丁老師信中的一段話。而小黃,隻是丁有寬幾十年來幫教的近300名頑皮學生中的一個。

在長期的教改實驗中,丁有寬把“如何讓後進生也喜讀愛寫”作為一個重要的課題進行實踐和研究。他提出了“麵向全體,培優扶差,以優帶差,以差促優,拉動中間,共同進步”的“四全”教育(即全標教育、全員教育、全程教育、全力教育),並在改革實踐中形成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麵向全體,偏愛差生”的教育觀點,概括出差生“六好”(好動、好新、好奇、好仿、好問、好勝)的心理特點和八種性格類型(激動型、外向型、內向型、隨波型、變異型、頑童型、弱智型、綜合型),總結出了“挖掘閃光點,扶持起步點,抓住反複點,促進飛躍點”的轉化差生教育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