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夢龍:悲壯的舞者(1)(2 / 2)

誰料想這個被老師們定評為“聰明麵孔笨肚腸”的笨學生,在初二之後,學習成績卻奇跡般地出現了轉機。

一位叫武鍾英的國語老師用一本字典改變了錢夢龍的人生軌跡。

一天放學以後,武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拿起一本《王雲五小字典》,對他說:“老師們都說你笨,如果你能學會查這本四角號碼字典,就能證明你不笨。”從來沒有翻過字典的錢夢龍,在武老師的引導下居然很快就學會了這種查字法。忽然之間,他真好像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我”!”笨學生錢夢龍心裏升起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希望。

接下來,武老師交給他一項任務:每教新課之前,把課文中生字的音義從字典裏查出來,抄在黑板上供同學們學習。一個學期下來,在武老師的幫助下,錢夢龍不但學會了查字典、用字典,還養成了課前自習的習慣。在武老師的鼓勵下,他的求知欲被喚醒了,自信心複蘇了,學習成績自然也如芝麻開花節節升高了。到畢業時,武老師在他成績報告單上寫的評語是:“該生天資聰穎。”

195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剛初中畢業的錢夢龍陰差陽錯地成了一名中學語文教師。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大孩子錢夢龍一開始就不甘心當個混飯吃的教書匠。在他心底,有一杆標尺--當一個像武老師那樣的對學生傾注著愛心的好老師。這一杆時時量出他差距的高高的標尺,成了當時對語文教學一竅不通、知識儲備也遠遠不夠的錢夢龍做一名好老師的原動力。

他設計出了一種既適合自己的實際水平又有個性的教法:鼓勵學生自己學。“當時我想得很簡單,從武老師教會我查字典開始,是自學幫我學好了國文,因此自學也肯定能幫我的學生學好語文。”於是,“怎樣教會學生讀書”成了錢夢龍語文教學的一個執著的“努力方向”。

一線語文老師普遍認同這樣的事實:語文難教。錢夢龍在從教幾十年後曾列舉了三條難教的理由:一是最容易受批評;二是考試特煩瑣,刁鑽古怪的題目,無所不包的“知識體係”,使師生都有防不勝防的恐懼感;三是教學目標最難把握。對此,他發出這樣的感慨:教語文是“戴著鐐銬跳舞”。

但他並沒有停留在悲歎之中,而是積極尋求突破,喊出了“戴著鐐銬也要跳好舞”的響亮口號。他對這句口號的釋義是:即使在應試教育的束縛下,也要堅守素質教育的陣地。

這一舞,就是50多年。

不安於現狀的跋涉者

早在1986年,華東師範大學的譚惟翰教授就評價說:上海特級教師錢夢龍是個“不安於現狀”的語文教師,他不滿足於做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而立誌做一個“語文教學的專家”。

從教一開始就有這樣雄心壯誌的錢夢龍,在不斷的理論聯係實際中悉心研究、實踐、探尋著語文教學的特殊規律。

1956年,隻有四年教齡、初中學曆的錢夢龍成了高中語文教師,寫出了生平第一篇教學論文《語文教學必須打破常規》。同年,25歲的他被評為嘉定縣首屆優秀教師。

上世紀70年代末,錢夢龍提出了“基本式教學法”。所謂“基本式”,指的是:自讀式、教讀式、作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