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居上卦尊位而具中正之德,不驕奢驕矜,注意上下既濟與六二之民交應得吉,以薄祭表誠心。使之實受其福,也反映出神祖的偉大。預示:既濟有成“吉大來也”。
上六:濡其首,厲。
《象傳》:“‘濡其首,厲’,何可久也。”
【解辭釋義】
上六已至上坎之極,坎屬水寓意為險。不論是什麼,車也罷,動物也罷,如果“濡其首”(象征頭陷入水中)即是危厲有險的征兆。“何可久也”就是說:這是不會長久以待的,必須抓緊脫險而出。
【義理啟示】
擬之於人事,凡違反既濟之道者,即如“濡其首”般的危險,可得小心,要立即將頭離出水麵。當自節、自戒。
64未濟卦--火水未濟:希望在前,留神風險
卦辭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彖傳》:“‘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無攸利’,不續終也。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解辭釋義】
前一卦辭:“既濟,亨。”本卦辭:“未濟,亨。”這難道不矛盾嗎?其實,這兩個“亨”的含義是不一樣的。“既濟”之亨,是亨於“已然”(已經成為事實的必然順利);而“未濟”之亨,是亨於“未然”(尚未成為事實,順利與否,難以確定)。
“未濟”本來即是未成功的意思,但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成與不成均不是絕對的。“既濟”是指兩性事物已經互依共和了,而“未濟”所指的是尚未成功。“未濟,亨”,即尚未順利得成。但“尚未”不等於沒有了向好處變化的可能。相反,完全有著向順利發展的可能與希望。然而,希望並不等於現實,既要在追求的路上有堅定求成的信心,又得明白希望的背後仍充滿著各種風險,需要審慎以待,選擇好前進的道路以防止危害發生。
《象傳》說:“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就是這意思。
●小狐汔(qì)濟:“汔”為副詞:幾乎;差不多。汔濟:幾乎要完成了。即小狐狸幾乎將完成……
完成什麼?下句是“濡其尾”,可知指的是渡河。即差不多要渡過河了。為什麼要說“小狐”?這是與“老狐”相對,含有比較的意思,說明小狐比較稚嫩,沒有渡河的經驗。結果肯定是“未濟”(難以渡過)。
●濡其尾:有經驗的老狐狸渡河時,都將尾巴翹起,尾巴不沾水或少沾水,就渡得快。小狐狸沒那麼聰明,渡河時尾巴全被水沾濕,妨礙動作,渡得慢。
●無攸利:缺少渡河經驗的小狐狸,因不知翹尾的作用,則顧得了頭,顧不了尾地強渡於河中,涉水困難,終將“未濟”。其保住命即算不錯了,何有利可言?
所以,本卦辭一始所言:“未濟,亨。”即包含兩種可能性。老狐涉水即可能順利;小狐涉水即可能不順利,甚至說不定有險。
提示:涉水時一定得注意避險以保證順利渡過。
【義理啟示】
以本卦的象征意義擬之於人事,則在於提示:凡求成於事而缺少經驗者,必須要審時度勢,自知自明,若無思危防患意識,輕率行動,未必有利。
爻辭
初六:濡其尾,吝。
【解辭釋義】
既濟卦的初九曾言“濡其尾”,未濟卦的初六也說“濡其尾”,辭雖相同,但其義不同。而本卦辭已言小狐“濡其尾”,所以本初六爻辭的“濡其尾”與卦辭直接聯係指的是小狐則無疑問了。
【義理啟示】
這裏可以直接擬之於人事:人,可別如同初六陰柔無知的小狐狸一般,不自知自明,無思危防患意識,分明在力難從心的情況下,強行“涉水”,可謂時不適濟而急於濟,失於慎度則欲濟而不能,實現不了想達到的所求目的。“初”者雖與“九四”位居在上的剛者交應,但其非中正之君,無可援助。從而,得到的隻能是“未濟”留下的“吝”(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