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經常服用維生素
維生素與礦物質的補充可能有預防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神經管缺陷、白內障,增強應激能力,改善人的認知能力,增強人的免疫功能等作用——
顧景範
人體好似一部極端複雜的機器,需要以種類全麵的營養成分建築起健康的體魄。通常來講,隻要食物結構達到平衡,人們可以從食物中獲得充分的維生素,不必額外補充。問題是維護這種平衡狀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經常出現維生素缺乏的現象。例如偏食的兒童,不吃早餐的人,飲食不規律的成年人,減肥者,素食者等,此時補充適當劑量的維生素是有益的。
《美國醫學會雜誌》的一項研究報告發現,在維生素與癌症、心血管疾病及骨質疏鬆症等慢性疾病之間也存在著某種聯係。報告指出:"大多數人不會專門服用適量的維生素。"報告還評論道:"所有的成年人每天都應該服用一片多種維生素劑,近期的研究結果表明,攝入的維生素量過低或過高,不僅會導致維生素缺乏病,甚至還會引發許多慢性疾病。因此,建議大家服用多種維生素劑,而不是某一種維生素的片劑,因為大部分人需要補充的不止一種維生素,而多種維生素劑恰恰能夠簡單便捷地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
維生素的用途與來源:
維生素A
用途:維持正常的視覺反應,骨骼發育和上皮組織的正常形態與功能。來源:牛奶、雞蛋、魚肝油、動物肝髒、水果及深綠色、深黃色蔬菜等。
維生素D
用途:活化的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的吸收,進而使骨質鈣化,維持正常的骨骼。來源:魚肝油、肝髒、蛋黃、牛奶等。
維生素E
用途:與生殖作用有關。缺乏維生素E容易不育。在身體內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即降低細胞老化。來源:植物油、綠色蔬菜、動物肝髒、豆類、蛋黃、瓜果、瘦肉、花生等。
維生素K
用途:與血液凝固有密切關係。缺乏易患血友病。來源:綠色蔬菜。
維生素C
用途:促進"膠原"的形成。膠原乃是填充在細胞之間,使其排列更為緊密,尤其是血管細胞,因膠原的填塞,更能確保其嚴密性,彈性而不易出血。來源:綠色蔬菜、水果等。
維生素B1
用途:缺乏維生素B1,就會患感冒、胃炎、腳氣,使肌肉疲倦且容易焦慮,或記憶力減退、神經失調。來源:未經精製的穀類如糙米、胚芽米、瘦肉、牛奶、動物肝髒、腰子、酵母、豆類、牛肉等。
維生素B2
用途:缺乏維生素B2會引發口腔炎、口角炎、眼睛充血、精神恍惚、皮膚幹燥、頭發大量脫落等。來源:牛奶、動物肝髒、腰子、心髒、蛋、瘦肉、麥胚、黃豆、花生等。
維生素B6
用途:與新陳代謝有關。故其需要量隨蛋白質攝取量的多少來決定。來源:麥胚、牛奶、酵母、莢豆類、肉類,尤以肝髒和腰子為佳。
有時,光靠食物補充維生素還是不夠的。
現在的各種烹調方法和食物儲存方法都有可能導致維生素損失,而且損失量很大。損失情況低的可以達到30%~40%,高的甚至達到90%之多。例如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所以在洗菜時,很容易丟失。維生素C怕高溫,烹調時溫度過高或加熱時間過長,例如燉菜、沙鍋等,蔬菜中維生素C會大量被破壞。維生素C還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蔬菜、水果存放的時間越長,維生素C受到損失就越大。所以理論上吃進了一些蔬菜、水果,但實際上維生素C的補充是不夠的。
在國家規定的安全範圍內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必要的。再加上很多人的工作壓力和生活節奏跟以前不一樣,精神緊張的、勞動負荷重的人也會造成自身維生素的損失。而且現代人很難做到真正的飲食平衡,有些偏食、食物吃得不全麵、常吃快餐的人都會缺乏維生素,所以單靠飲食補充維生素恐怕是不行的。
將每天服用多種維生素劑養成一種習慣,就一定能保護好你所擁有的、最具價值的"資本"——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