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過飽,攝入的熱量大於消耗,多餘的熱量會變成脂肪,沉積於皮下及腦等組織器官內,影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現嗜睡、反應遲鈍、注意力分散、健忘等諸多症狀。

日本人吃晚餐也講究"飯吃八分飽,不把醫生找"。他們外出就餐時,有兩個好習慣:一是食客按照自己的食量訂餐,不夠再追加,不講究排場;另一個是店家精心烹製菜肴,不以量大取勝。日本人在享受晚餐時,利用飲食溝通情感,因此晚餐持續的時間一般比較長。

長時間的晚餐過程會不會使腸胃負擔過重呢?其實,日本人普遍都喝的是低度酒,菜肴裏用油量也很少,而且相聚的人們以聊天說話為樂,所以吃喝起來各個都似美食家,慢慢地吃菜,緩緩地品酒。

日本一般的清酒度數為11.2~20度之間,有名的"月桂冠"為16度,口味微甜。而且日本人常喝的大醬湯中有一種氨基酸能分解酒精氧化而成的醛,飲酒後喝一碗濃濃的味增湯可以保護肝髒。

日本飲食專家說,日本料理的真髓在於尊重食材鮮度,不損壞食物的原味。"大家都說食物中有酸甜苦辣鹹五味,實際上應該是六味,還有最為重要的一味——淡味。"因為在清淡之中,人的味覺更加敏感,能夠品嚐出更多更細致的味道。是的,保持食物的鮮度,不破壞食物原來的淡味,就是今天日本料理的主流。

日本的飯菜既漂亮又清淡,正是以淡味為本,精心烹飪的結果。無論下飯還是佐酒的菜,都清清淡淡,別有滋味。欣賞著和諧的環境和美麗多姿的餐具,晚餐成了與親朋好友、同事交往的一部分,自然也不會因過量而傷及腸胃了。

人處於什麼狀態最舒服呢?飯吃八分飽,覺到自然醒,笑到自然停。

真正生活有節製、有規律的人大都不會"饑一頓、飽一頓",而是擁有準時吃飯,到量停箸的好習慣。

健康的道理與做人的哲學有異曲同工之處,飯吃八分飽的習慣在某種程度上和自我節製的習慣息息相通。做事情一定要有節製才行。節製是一種能控製自己的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理智的一種反應。

正確的飲食規律,應該是一日三餐,飯吃八分飽,少吃零食,切不可暴飲暴食。真正生活有節製、有規律的人大都不會"饑一頓、飽一頓",而是擁有準時吃飯,到量停箸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