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仍未到絕望時候(5)(1 / 1)

攝政王是否真的這樣想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清廷畢竟走出了最艱難一步。如果喜歡本小說,請推薦給您的朋友,記住我們的網址www.jlgcyy.com實際經理人引咎辭職,即便在民主國家,也可以換來重建秩序,何況獨立各省領導人差不多都是大清國的幹部呢?他們怎麼可能就這樣恩斷義絕呢?袁世凱希望通過清廷的政治改革喚醒獨立各省對朝廷的同情,隆裕皇太後也希望此舉對於改善朝廷的處境,對於重建和平恢複秩序有正麵的積極作用。皇太後表示,她個人深處宮闈,未聞大計。惟自武漢事起,各省響應,兵連禍結,滿目瘡痍,友邦商業,並受影響。每一念及,寢食難安,亟宜察內外之情形,定安邦之大計。現在已將監國攝政王辭退了,責任內閣也不再有什麼約束了,凡我國民,都應該知道朝廷不私君權,實行與民更始,務望謹守秩序,各安生業,庶免紛爭割製之禍,而登熙皞大同之治。第二天(12月7日),擺脫了監國攝政王束縛的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入對於養心殿,奏對了大約一個小時,皇太後終於發了一句話:“餘一切不能深知,以後專任於爾。”也就是說,大清國的命運和我們孤兒寡母的命運,就在你袁世凱手裏,你自己看著辦吧!這個授權雖然說是有限的,其實相當於無限。袁世凱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幅度推動改革,為重新贏得南方及獨立各省的信任提供條件。同一天,朝廷批準資政院提出的剪發、改曆兩個議案,終於準許大清國的臣民自由剪發自由留發,不再將頭發作為順民、良民的標誌。同一天,朝廷還任命袁世凱為全權大臣,委托唐紹儀為代表,又委托嚴修、楊士琦兩人參與討論。朝廷不僅加快了政治改革,而且為南北和談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紛擾了差不多兩個月的南北紛爭終於有了解決的跡象,至於朝廷的讓步能否換回獨立各省對朝廷的忠誠和信心,南北各方能否由此走向和解,重建秩序與和平,端賴袁世凱和南方獨立各省領導人的政治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