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順時養生(2)(1 / 1)

我們對待自己的身體就像對待初生的事物一樣,要讓它生長,不要傷害它;要保養它,不要抑製它,給它生發的機會;要獎賞它而不要懲罰它。就是說要嗬護自己的身體,不要摧殘身體。這就是適應春天調養生氣的道理。因為春天的氣是上升的。如果違反了這個道理,就會傷害到肝髒、肝氣,到了夏天,就會發生寒性的病變,就會使得人們適應夏季盛長的能力減小。

中醫強調要順勢而為,順應春天之氣來養生。春天陽氣生發的時候,如果不遵循它的規律來養生,體內的陽氣就會被抑製,氣機不暢,各種邪氣乘虛而入,就是老百姓俗話說的"上火"。

"上火"的表現有:眼睛紅腫疼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腫痛,大便幹燥等。

春天要注重養肝。如果沒有按照養生之道來做,春天的時候使肝氣受損,那麼就會引起夏季的病變,發生寒性病變。如果前一個季節沒有養好身體,淤積的病氣就會在下一個季節表現出來。

這就是養"生"之道,這裏的"生"是指狹義的"生",春天的生發的意思,春天主生,夏天主長,秋天主收,冬天主藏。

春天精神調養

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氣發生的季節,肝屬木,所以春天是木旺的時候,要注意養肝。這個時候精神要暢快,這樣才有利於肝氣的舒展。肝氣的特征就是像春天一樣,要求調達、升氣、舒發。

如果精神要暢快,氣機不升發,人就容易鬱悶。中醫講肝在誌為怒,心情鬱悶就容易發怒,發怒就會引起各種疾病。怒氣可以使氣血上湧,嚴重的時候會引起吐血、嘔血,甚至昏厥,也會傷到脾胃,引起脾胃消化功能的失常。

有一句話:"勸君莫打春來鳥,子在窩中盼母歸。"春天的這個季節不要去傷害鳥兒,因為鳥兒的孩子還在窩裏等著母親的歸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去傷害小生命。這說明了我們要保持一種仁愛、慈悲的精神狀態。對於別人,我們要像春天一樣溫暖,要用鼓勵的態度,不要去懲罰他人,更不要傷害別人。春天就是一個生氣的季節,萬物生機勃勃,我們也應該"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