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順時養生(1)(1 / 1)

第六章順時養生

在一年、一個月、一天當中,我們應該怎麼養生呢?

《黃帝內經》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專門介紹了一年當中的四個季節的養生方法。"四氣調神"就是指要按照春夏秋冬的規律來調養。這與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分不開的,春天是溫,夏天是熱,秋天是涼,冬天是寒,所以也要順應天時變化來養生。養生的重點是在於調神,即精神、情誌的調養。

而一個月、一天的養生,與一年四季的養生是相通的。

結合每個人體質的不同,找到適合自己的調養方法,讓每一刻都變得健康快樂。

春季養生:夜臥早起,心情平靜

春天三個月,古人分為孟春、仲春、季春。

春天這三個月,按農曆說就是正月、二月、三月。當然是從立春算起,到立夏前一天為止。春天三個月"發陳",就是推陳出新。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色:"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春風拂麵,萬物複蘇,百花齊放,這就是"發陳"。"天地俱生",天地之氣都一起發生了,因此春天最大一個特征就是"生"。"萬物以榮"就是指繁榮、欣欣向榮,比如樹木發芽、開花都屬於繁榮的情景。

春天起居保養要點

春天屬木,肝屬木。春天保養注意養肝。春天養生應該"夜臥早起",就是要晚一些睡覺,早一點起床。

為什麼要晚一點睡,早一點起床呢?這就是跟春天的氣息相對應。因為春天到了,陽氣開始複蘇了,一天當中白天陽氣來得比冬天要早,夜晚到得要晚一些,所以我們要早一點起床,晚一點睡覺。並且要到庭院裏麵散步,要"披頭散發",舒緩自己的身體。女孩子這個時候就不要把頭發紮得緊緊的,要鬆開來。這樣就會使得精神情誌舒展、活潑,充滿生機,完全和春天的舒張的氣息相呼應。

春天要晚睡早起,就是要增加工作的時間,減少睡眠的時間,為什麼這樣呢?因為春天充滿了生發之氣,白天變長,晚上會變短,所以人在白天工作時間要長點,晚上睡覺時間要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