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獎懲課--一手胡蘿卜一手大棒 第一章 激勵管理:重要的“思想工作
激勵管理,是管理者運用某種方法和途徑,使得組織成員和群體為達成組織目標而積極行動、努力工作。從管理者的角度講,激勵是由管理者所實施的,意在引發、維持和促進人們進行為組織所預期的行為的管理活動過程。管理者激勵下屬,就是要激發和鼓勵下屬朝著組織所期望的目標表現出積極主動的、符合要求的工作行為。
激勵管理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視情況對下屬獎勵或者懲罰,這是手段;再就是獎什麼,罰什麼,這是實質。激勵管理的目的,就是管理者合理運用手中的"食物",讓下屬知道自己之前做的事情是好是壞,接下來該做什麼,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做。
說到這裏,激勵管理的核心問題就出來了,就是管理者手中的"食物"。作為管理者,給"食物"還是不給,給手中的哪種"食物",在什麼樣的時機用什麼樣的方式給,都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不要小瞧這個問題,如果說管理是一種藝術的話,那麼激勵就是這門藝術的核心了。因為在這個"以人為本"的經營時代,任何企業最終的競爭力都來自員工,員工的工作態度,員工的積極性,員工的責任感都決定了企業的命運。而要想讓員工拿出這些,管理者的激勵方式就是關鍵之處,也是激勵管理的學問所在。
很多人一聽到激勵管理,腦子裏的第一個反應是金錢,金錢是萬能的嗎。但在企業的實際管理過程中,管理者會發現,金錢不一定是萬能的,甚至在有些時候它讓人討厭。
某廠獎勵了一位看起來最忙碌,工作時間最長的員工,卻收到一封自稱是"憤憤不平者"的來信,說是獲獎者一天的工作量,他兩個小時就可以完成,而且工作質量更勝一籌。
某企業為了留住一位欲"東南飛"的"孔雀",連續三次獎勵其萬元以上。然而,換來的卻是不絕於耳的"早晚還得走",這就傷了那些忠誠於企業,安心於崗位者的心,他們說:該獎的不獎,不該獎的重獎,再這樣,我們不幹了!
某經營陷入困境的公司,為了安定人心,給10名堅守崗位的員工千元獎金,這一獎,讓另一些人受了傷害,一位雖偶然脫離過崗位但卻事業有成的廣告創意人員因此不辭而別。
說到底,激勵管理是一種"思想工作",最終目的是改變員工的想法,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而員工的心理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有人期望升職,有人陶醉於成就感,還有人希望獲得培訓機會,豈是一個金錢可以全部滿足的?
美國某家鑄造廠的經營者經營了許多工廠,但其中有一個廠的效益始終停滯不前,從業人員也沒幹勁,要麼缺席,要麼遲到早退,交貨日期總是延誤。該廠產品質量低劣,使消費者抱怨不迭。雖然這個經營者指責過這家工廠的廠長,廠長也想盡辦法來激發工人的工作士氣,但始終不見效果。
有一天,這個經營者發現,他交代給那家工廠廠長辦的事一直沒有解決,於是他親自出馬來到那家工廠。這個工廠采用晝夜兩班輪流製,他到工廠的時候是早晨8點,正是夜班工人下班的時候。他在工廠門口攔住一個工人,問:"你們的鑄造流程一天可做幾次?"工人答道:"六次"。這個經營者聽完一句話也不說,就用粉筆在小黑板上寫了一個"六"。早上9點鍾,早班工人進入工廠上班,他們看了這個數字後,心裏開始不忿:你們做了六次就敢堂而皇之地寫在黑板上,看我一天做七次給你看看。下班的時候,他們果然做了七次鑄造流程。到了夜班上班的時候,他們發現小黑板上的"六"已經被擦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大大的"七"。一個星期之後,經營者再去這家工廠,發現小黑板上的字已經變成了"十"。一個月之後,這個工廠變成了他所經營的廠中效益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