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可以使用“情緒溫度計”法。我們知道體溫計,情緒溫度計卻沒有賣的,需要你自己設定。你可以將其刻度設定在0~10分,從早上開始根據自己情緒變化的大小記錄自己的得分情況。比如你因為起床晚遲到了,老板說:“怎麼搞的,我都看見你遲到好幾次了。”你一邊暗喊倒黴,一邊給自己打出了2分。上午工作出了一個差錯,被老板狠狠批評了一頓,還說要扣除你這個月的獎金,你給了自己6分。
這樣忠實記錄自己一天的情緒波動,並把具體原因寫下來,記錄久了,你會發現每天導致自己情緒波動最大的原因是什麼。是外界的因素,還是自己主體的原因,然後可以對症下藥,克服自己的弱點,加強對情緒的控製力。
另外,建立自己的情緒溫度計,更能掌握常生氣的時段和原因。一旦接近情緒高溫期,可以趕緊做準備,可以遠離人多的地方,去安靜的地方待一會兒。
第四,好心情也能“裝”出來。很多時候,壞情緒不會無故找上門,多是自己將負麵情緒攬在身上。心理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老是想象自己進入某種情境,感受某種情緒,這種情緒十有八九真的會到來。反過來,如果你想象自己的心情很好,並且做出高興的樣子,那麼你的心情就會真的變得明媚起來。
情緒管理,減少負麵情緒的危害
無論男人、女人,企業CEO還是普通職員,辦公室白領還是建築工人, 都難免逃脫情緒的包圍。喜、怒、哀、懼這四種人類的基本情緒,構成了豐富的情感元素及旺盛的生命力。可以這麼說,我們都是情緒的“奴隸”。
美國生理學家艾爾瑪曾做過一個簡單實驗,研究情緒對健康的影響。他將一支支玻璃管插在裝攝氏零度的冰水混合物的容器裏,借以收集人們不同情緒時呼出來的“氣水”。結果發現,心平氣和時呼出的氣,凝成的水澄清透明,無色、無雜質。如果生氣,則會出現紫色的沉澱物。研究者將這“帶有紫色沉澱的水”注射到白老鼠身上,幾分鍾後,老鼠居然死了。可見負麵情緒的危害性有多大。
如果我們用粗暴的言語及行動去解決問題,結果事與願違,反而會越搞越糟。
安泰人壽保險公司經理周麗華進入壽險業才六年,所獲獎牌堆積如山,每年前往美國領取“百萬圓桌會議會員”獎,這是壽險業最高榮譽,台灣沒幾個人能做到。但她剛開始做保險時,卻飽嚐羞辱。1993年底,那時台灣股票市場還未低迷,她跑去富邦證券門口,發現有位穿黑大衣、貌似黑社會“大哥”的中年人走進富邦證券大廳。心想這“大哥”應該保醫療意外險,他的家人才有保障,她決定在門口等他。 中午,果然黑衣“大哥”緩步下樓,她立刻趨前遞名片,問他:“你要保險嗎?”“大哥”順手拿起名片,將嘴裏的檳榔汁吐在上麵,隨手一撕丟在地上,順帶附上一句“三字經”。周麗華眼淚涔涔,隻好默默走開。沒有爭執也沒有失望,但是她心中浮現一句話:“將來拿我名片的人會是很有福氣的。”
周麗華笑稱自己其實脾氣不太好,之所以能承受數以萬計的白眼、怒罵與輕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她認定自己在從事愛心的傳遞工作。她的父母晚年臥病,醫療費幾乎拖垮全家,她不要別人也遭受這種痛苦。秉持工作的理念與執著,每當負麵情緒湧上時,她就告訴自己:“放下。”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帕德斯指出,平時鍛煉自己控製情緒的能力,養成自 製的習慣,有助於在情緒發作時擁有更好的反應能力。
到底怎樣察覺情緒、控製情緒呢?以下提供幾個情緒管理的方法。
1.體察自己的情緒
也就是,時時提醒自己注意“我現在的情緒怎麼樣”。例如,當你因為朋友約會遲到而對他冷言冷語,問問自己:“我為什麼這麼做?我現在有什麼感覺?”如果你察覺你已對朋友三番兩次的遲到感到生氣,你就可以對自己的生氣作更好的處理。有許多人認為“人不應該有情緒”,所以不肯承認自己有負麵的情緒。要知道,人一定會有情緒的,壓抑情緒反而帶來更不好的結果。學著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
2.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
再以朋友約會遲到的例子來看,你之所以生氣可能是因為他讓你擔心,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婉轉地告訴他:“你過了約定的時間還沒到,我好擔心你在路上發生意外。”試著把“我好擔心”的感覺傳達給他,讓他了解他的遲到會帶給你什麼感受。什麼是不適當的表達呢?例如,你指責他:“每次約會都遲到,你為什麼都不考慮我的感覺?”當你指責對方時,也會引起他負麵的情緒。他會變成一隻刺蝟,忙著防禦外來的攻擊,沒有辦法站在你的立場為你著想,他的反應可能是:“路上塞車嘛!有什麼辦法,你以為我不想準時嗎?”如此一來,兩人開始吵架,別提什麼愉快的約會了。如何“適當表達”情緒,是一門藝術,需要用心地體會、揣摩。
3.以合宜的方式疏解情緒
疏解情緒的方法很多,有些人會痛哭一場,有些人會找三五個好友訴苦一番,另一些人會逛街、聽音樂、散步或逼自己做別的事情以免老想起不愉快的事。比較糟糕的方式是喝酒、飆車,甚至自殺。要提醒各位的是,疏解情緒的目的在於給自己一個理清想法的機會,讓自己好過一點,也讓自己更有能量去麵對未來。如果疏解情緒的方式隻是暫時逃避痛苦,而後需承受更多的痛苦,這便不是一個合宜的方式。有了不舒服的感覺,要勇敢地麵對,仔細想想:“為什麼這麼難過、生氣?我可以怎麼做,將來才不會再重蹈覆轍?怎麼做可以降低我的不愉快?這麼做會不會帶來更大的傷害?”根據這幾個角度去選擇適合自己且能有效疏解情緒的方式,你就能夠控製情緒,而不是讓情緒來控製你!
有時候阿Q精神也是一種宣泄。看開點,實際點,凡事別想太多的後果,否則越想越煩惱。對某些事,把它想到最壞,並告訴自己“不過如此,還能怎樣呢”,這樣你反而輕鬆了。以前跑江湖的人常說一句話:“腦袋掉了不過碗大個疤。”這話聽起來令人害怕,但江湖中人這種灑脫的習性值得借鑒。也不要給自己定過高的目標。是自己的不用爭也跑不了,不是自己的爭也爭不來。即使爭來了,付出與所得之比是不是合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