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家有財產萬貫,不如身體康健
有人這樣說:健康不是一切,但如果沒有健康就沒有了一切。
也許你對此不屑一顧,沒這麼嚴重吧!試想,如果你非常富有,有寬敞明亮的房子,也有很豪華的車子,還有天仙般的妻子以及非常聰明的兒子,但就是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假如有一天,你真的因為健康而早早離開了人世,你的房子有人會替你住,你的車子有人會幫你開,你的妻子也會有人幫你照顧,你的兒子肯定也有人會幫你培養。那你呢?你這一生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說,沒有了健康,一切都是徒勞的。
那究竟健康是什麼?有人說,這還不簡單,沒病不就是健康嗎?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關於健康,《辭海》中這樣說,健康是“人體各器官係統發育良好,體質健壯,功能正常,精力充沛,並具有良好勞動效能的狀態。通常用人體測量、健康檢查和各種生理指標來衡量。”到了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又明確地告訴我們:“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也就說說,健康不單單是身體沒有病。
俗話說得好“家有財產萬貫,不如身體康健”。健康的身體是父母賜予我們的“無價之寶”。但是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照顧好我們這個“寶”。當我們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它時,它也隻能在那裏沉睡;一旦知道它可以使用時,我們卻又胡亂使用,等到懂得它真正的價值時,它已所剩無幾。令人遺憾的是,我們一生中隻有一次這樣的機會。
如何照顧好我們的健康呢?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這樣的理念:“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對於健康,我們不能片麵地迷信醫生,也不能片麵地依賴藥物,它更來自於自身的努力,需要用健康的心態、健康的觀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事實上,不僅僅在疾病纏身時,在平日身體尚好的情況下,隻要懷著健康的心態,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去度過每一天,疾病就會在您麵前望而卻步。
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從何而來呢?其實,它們就在我們的身邊——健康的、正確的民諺,它們就是維護我們身心健康的最好醫生。
當我們能夠正確使用這些健康的諺語來養生的時候,我們就會與健康不期而遇。這些諺語從生活最基礎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風趣幽默的故事解讀其中的養生奧秘,當你能夠領悟其中的內涵時,你已經快步走上了健康的大道。
你還等什麼?從現在開始,從細節入手,讓這些諺語馬上成為你的隨身禦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