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綠茶,尤其是綠色蔬菜和柑桔等。
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海魚、動物肝髒、蛋黃、牛油、香菇、幹蘑、白蘿卜幹等。
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萵筍、油菜、玉米。花椰菜等。
維生素A每天攝取量不少於 1000微克,維生素B,每天攝取量不少於1.8毫克,維生素B。每天攝取量不少於1.8毫克, 維生素C每天攝取量不少於80毫克,維生素D每天攝取量不少於10微克,維生素E每天攝取量不少於12毫克。
2、礦物質
礦物質可取自於各種食物中:
含銅較多的食物:動物肝、腎、心、牡蠣、魚類、瘦肉、豆類、芝麻、大白菜、蘿卜苗、蝦、牡蠣、海蟄、蛋黃、葡萄幹等;
含鋅較多的食物:海產品、動物肝髒、黃豆、雞蛋、普通小麥麵粉、玉米、小米、大白菜、蘿卜、茄子、胡蘿卜等。
含鈣較多的食物:奶,蛋,豆類,綠葉蔬菜,海帶,紫菜,蝦皮,木耳,芝麻醬等;
含鐵較多的食物:動物肝髒、瘦肉,豆類,芹菜,海帶,紫菜,蝦皮,木耳、蛋黃、芝麻、芥菜、米等;
但是直接從食物中吸取礦物質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可以在烹調時使用金屬炊具,如鐵鍋、銅鍋、盆、碗等。
孕早期補充營養的注意事項
孕早期是懷孕前三個月,即1~12周,此期間,胚寶寶發育速度緩慢,每天約增加一克,胎盤及母體的相關組織增長變化不明顯,準媽媽進食量與懷孕前基本相似,對營養素的需求量與孕中、晚期比少得多。但這個階段是胎寶寶各種器官分化形成期,母體需要全麵合理營養,避免營養不良或缺乏,營養攝入過剩同樣對胎寶寶不利。
早期寶寶需要的各種營養
早期胚胎各器官形成發育需要各種營養,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和水,同時還應當考慮到早孕反應的特征,飲食要清淡,適合口味,以利於正常進食。不求多而要保證質量,可口宜食,忌偏食。孕早期胚胎發育,蛋白質攝入量每天不少於40克以維持母體和胎寶寶需求,應食用易消化吸收的禽畜肉類、蛋乳類、魚類及豆製品;每天至少攝入150克以上碳水化合物,折合米、麵、薯類糧食200克左右;同時注意補充含鈣、磷、鐵、鋅、銅等元素的食品,如禽畜肉、核桃、芝麻、豆類、奶類和海產品等。
緩解妊娠反應的食物
孕早期因為妊娠反應而嘔吐、食欲不振,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來補充足量的維生素,也有利於調整胃口,增加食欲。
孕早期不要食用動物的肝髒
因為動物肝髒尤其是雞、牛、豬肝,每 100毫克含維生素A平均值是正常飲食量所含的4~12倍,孕早期過量攝入維生素A,會影響到胎寶寶正常發育,導致畸形發生。
維生素A的補充方法
維生素A是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一種物質,適量攝入維生素A可以促進寶寶生長發育,但如果食入過多,對寶寶不利。主要表現為新生兒麵部、頭部、心髒、腎髒、神經係統的先天性缺陷或畸形。一般情況下,準媽媽補充維生素A以從膳食中攝取最為安全有效。如果準媽媽血液中維生素A的水平低或缺乏,或有皮膚疾患、眼睛幹燥、夜盲症等維生素A缺乏症,補充適量的維生素 A是非常必要的,這對寶寶及準媽媽都有益。從優生的角度來說,在準備生育前的半年左右,準媽媽可服用合理劑量的維生素A,因為維生素A一般會長期儲存在人體內,而不是“現吃現用”。科學研究表明,準媽媽每日攝入維生素A5000~6000U最為合理。
愛心小博士
孕早期一日食譜舉例
早餐:甜牛奶(牛奶250克,白糖10克),饅頭(麵粉50克),煮雞蛋(雞蛋50克),鹹菜5克,熱拌豆芽(綠豆芽100克)加餐:紅富士200克。
午餐:豆粥(小米25克,紅小豆10克),花卷(麵粉100克),蝦皮白蘿卜(蝦皮10克,白蘿卜100克),肉絲芹菜(肉絲50克,芹菜150克)加餐:橙子100克。
晚餐:米飯(大米100克),肉絲鮮蘑油菜(瘦肉絲50克,鮮蘑25克,油菜200克),烹調油10克,紫菜蛋花湯(紫菜5克,雞蛋25克)加餐:麵包(麵粉50克)全天烹調油用量35克,食鹽及調味品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