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從受孕前就開始準備 孕前心理調適
誰來關心即將做媽媽的你
1.懷孕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國內外專家的研究顯示,女性懷孕期間的心理狀態與情緒變化,不僅影響自己的身心狀況,而且對體內寶寶的發育以及寶寶成年後的性格、心理素質發育都有直接影響。有心理準備的準媽媽與沒有心理準備的準媽媽相比,前者的妊娠生活較後者更為愉悅、順利、平和。同時,有心理準備的準媽媽的妊娠反應輕,孕期中並發症的出現幾率較低,寶寶的生長發育也更健康,分娩時一般也比較順利。因此,夫妻倆在決定懷孕之前就應該從心理和精神上做好各種準備。一般說來,這些準備包括:
①從心理上接受懷孕期特殊的變化,如形體、飲食、情緒、生活習慣等的變化;
②接受小生命誕生後夫妻生活空間和自由度必然比以前變小的變化;
③接受寶寶出生後夫妻雙方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情感從專注於對方轉移到寶寶身上的變化;
④接受在妻子懷孕後,丈夫對家庭和妻子比任何時候都要盡更多責任的變化,如理解、體貼、嗬護、照顧等等,甚至充當妻子的“出氣筒”,承受無來由的“窩囊氣”。
隻有適應了這些變化,夫妻倆才能以平和、自然的心情和愉快、積極的態度,迎接懷孕和分娩。
2.妊娠態度對寶寶的身心發育影響最大
法國醫學專家指出,在準媽媽諸多的心理狀態中,她們對寶寶的態度和心理壓力總是最大程度地影響到寶寶的生長和發育。
專家通過對數千名準媽媽的調研結果發現,希望分娩的準媽媽所生的寶寶與不希望分娩的準媽媽所生的寶寶相比,無論從心理上還是身體上,在出生時和出生後前者都比後者更健康。比如:後者發生早產和低體重兒比率高,精神行為異常者多。特別是那些心理上拒絕生育的準媽媽所生的寶寶,很多都易患消化係統疾病,而且這些寶寶大多感覺遲鈍,體弱無力。因此,如果你想生個身心健康的寶寶,對待寶寶的態度一定要愉快和積極,不應是拒絕和不願意的,否則會影響寶寶的身心健康。
總之,準媽媽和準爸爸在孕育寶寶的過程中,麵對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心理挑戰,一定要學會心理調適,為孕育出身心健康的寶寶打下基礎。
調整最佳的懷孕情緒
女子排卵,不單純是個局部的生理過程,並且受全身身心狀態的影響,反過來身心狀態也進一步影響排卵及卵子的質量,兩者之間互為影響。打算懷孕的準媽媽,就得預先測算好排卵時間,並在排卵期前後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為懷孕做好必要的精神準備。
女性在分娩、哺乳以及排卵期身體會分泌催產素。所謂催產素是一種特別的激素,腦部受到這種激素的影響,會使女性的創意、靈敏和洞察力迅速提高。大多數準媽媽因為不了解自身的這一生理特點,往往忽略利用這個時期的特殊能力。據說在美國,一些身居高層行政要職的女性就常把一些重要會議、關鍵性工作安排在她們的排卵期內進行。因為她們體會到在排卵期自己的思維似乎比平時敏捷了許多,而且精力也就更加充沛。
因此,從胎教、遺傳這個角度而言,女性既然在排卵期最聰明,那麼,在這個階段如能保持樂觀開朗、積極進取、豁達幽默等良好的精神狀態,辦事幹練,待人熱情,敬業愉快則會對這期間受孕所懷的寶寶產生良好的影響,先天所賦予的良好心理素質將會使寶寶受益一生。
除了分娩、哺乳、排卵期準媽媽會分泌催產素外,準媽媽在做愛時身體也可分泌催產素。不要因過重的生活壓力、繁重的家務,而忽視了性生活。要盡可能地創造好條件,提高夫妻的性愛生活質量。當確認並準備在排卵期懷孕的時候,夫婦雙方提前做好準備,如共同操持家務,不采用避孕措施注意休息,保持體力充沛,加強營養,多進食優質蛋白質,如魚、肉、雞、蛋、奶等,不用煙酒,夫婦在和諧的氣氛中共進溫馨的晚餐;飯後,夫妻雙方邊聽音樂邊交流感情,晚間連續幾天進行性生活。而且,同房時,雙方在情緒非常愉悅、情感分外投入的情況下,懷著美好的憧憬,在極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潛能的情況下進行性活動,夫婦雙方盡量都能達到性高潮,獲得性快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懷孕的寶寶才容易成為“高質量”的寶寶。夫妻雙方情感的熱切交流,幸福感自然而生,可把全身心的生理心理狀態調整到最佳,從而增加準媽媽的智慧。
女性對美好、愉快事物的回憶也能使這種激素得到分泌。為此,想當媽媽的女性在排卵期就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緒狀態。這是遺傳、胎教和優生優育的最低要求。
愛心小博士
懷孕前應做哪些心理準備
懷孕之前,到底需要做好哪些心理準備呢?
1.學習相關知識
要想掌握孕產期的生理和心理知識,就要學習關於妊娠、分娩和寶寶在宮內生長發育的孕育知識,了解懷孕及妊娠過程中出現的某些生理現象,如:如何應對早期的懷孕反應、中期的胎動以及晚期的妊娠水腫、腰腿痛;如何應對分娩之痛;如何應對產後情緒低落,等等。隨著孕產期一天天的臨近,這些生理、心理現象必然出現,掌握了相關知識就容易做到正確對待,泰然處之,避免不必要的緊張和恐慌。
2.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
在懷孕的過程中,準媽媽要盡量放鬆自己的心態,及時調整和轉移自己的不良情緒,有效而便捷的做法是;夫妻倆要經常談心,相互鼓勵;給寶寶唱唱歌、共同欣賞音樂也是不錯的方法。如果準媽媽真的出現了激烈的情緒反應,可找心理醫生谘詢,進行心理治療。
3.適量的體育活動對調節心理狀態有積極意義
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放鬆身心,對孕前、孕中、孕後的女性都有很大好處。到了妊娠中晚期,準媽媽的體形變得臃腫、沉重,覺得身心疲憊,因此整天待在室內,懶於活動,這是很不科學的。
為了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準媽媽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如果自己拿不準,可以與有生育經驗的熟人、朋友聊一聊,請過來人現身說法,或者谘詢醫生。總之一定要重視戶外活動,創造機會盡可能多地做些戶外活動,這樣不僅有利於血液循環和內分泌的調節,還可以放鬆緊張與焦慮的心態。積極的體育活動,加上戶外的陽光和清風,能夠振奮精神,幫助準媽媽擺脫胡思亂想和鬱悶情緒,為寶寶的健康發育營造心理支持。
4.做好出現妊娠反應的心理準備
雖然大多數的女性在懷孕之後已經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她們沒有想到的是孕後的種種不適會如此令人難以忍受,比如;頭暈、乏力、嗜睡、惡心、心悸、嘔吐,有時甚至不能工作,不能進食。可這隻是孕育寶寶所必須經曆的第一道“坎兒”。要減輕這些症狀,正確的方法是,早晨起床,可以先吃一些餅幹或點心,吃完後休息半小時再起床。無論嘔吐輕重,都不要不吃東西,可以選擇清淡可口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膩、太甜的食物,以少吃多餐為好。嘔吐發作的時候,可以做深呼吸來緩解症狀 (嘴裏有吐出來的東西時,不要吸氣)。如果嘔吐比較嚴重,一定要去醫院找醫生診治。
5.重視產前檢查
有些準媽媽過於擔心寶寶在肚子裏能否健康生長、發育會不會畸形;尤其是懷孕期間自己遇到的一些傷病會不會影響到寶寶;寶寶將來出生後是否漂亮、是否聰明、是否健康等等。這些問題總是在準媽媽的腦子裏縈繞,揮之不去。
這些擔心是很正常的心理反應,不過要知道,定期的產前檢查是保證準媽媽和胎寶寶平安的重要措施。就現在的醫學水平而言,醫院的產前檢查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規範的程序,它有利於對準媽媽妊娠情況的循序掌握,如果發現問題還可以及時得到解決,所以準媽媽一定要重視產前檢查,這是優生的關鍵。
6.樹立生男生女都一樣的新觀念
我國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不僅深深地影響著老輩人,對當代的年輕人也同樣有影響。但是,這種壓力顯然不應該讓準媽媽和小寶寶來承擔。而且,是否生男孩的決定因素也不在女方,而是由男方的染色體基因型所決定的。
對於這一點,不僅準媽媽和準爸爸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而且還應該成為所有家庭成員的共識,特別是老一輩人要從“重男輕女”的思想桎梏中解脫出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除準媽媽的思想壓力。
有了這些心理準備,相信準媽媽會愉快地度過孕前和孕後這段特殊的生活,家庭中依舊可以充滿幸福、安寧和溫馨的氣氛,讓寶寶在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影響健康的生活習慣
不良生活習慣
準媽媽,你是怎樣喝水的
(1)準媽媽在清晨起床後應喝一杯新鮮的涼開水。日本的一項研究表明:白開水對人體有“內洗滌”的作用。另有研究表明,早飯前30分鍾喝200毫升25~30℃的新鮮開水,可以溫潤胃腸,使消化液得到足夠的分泌,以促進食欲,刺激腸蠕動,有利於定時排便,防止痔瘡便秘。早晨空腹飲水能很快被胃腸道吸收進入血液,使血液稀釋、血管擴張,從而加快血液循環,補充細胞夜間丟失的水分。
(2)準媽媽切忌口渴才飲水。口渴是缺水的結果而不是開始,是大腦中樞發出要求補水的救援信號。口渴說明體內水分已經失衡,腦細胞脫水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準媽媽飲水應每隔2小時1次,每日8次,共1 600毫升。
以下幾種水不能喝
(1)不要喝久沸或反複煮沸的開水。例如大鍋爐裏的開水,不能喝蒸飯或者蒸肉後的“下腳水”。這種水經過反複煮佛,水裏所含的硝酸鹽在還原菌的作用下變成亞硝酸鹽。隨著水分的不斷蒸發,水中亞硝酸鹽的比例增大。長期喝這種水,就會使血液中的低鐵血紅蛋白變成高鐵血紅蛋白,大大減弱正常血紅蛋白的輸氧能力,使體內嚴重缺氧,出現心悸、腹脹、氣急、頭暈、皮膚變紫等中毒症狀。
(2)準媽媽也不能喝在熱水瓶中貯存超過24小時的開水,因為隨著瓶內水溫的逐漸下降,水中含氯的有機物會不斷地被分解成為有害的亞硝酸鹽,對準媽媽身體的內環境極為不利。
(3)準媽媽切忌喝沒有燒開的自來水。因為自來水中的氯與水中殘留的有機物相互作用,會產生一種叫“三羥基”的致癌物質。
(4)準媽媽不要喝保溫杯沏的茶水。因為茶水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茶堿、芳香油和多種維生素等。如果將茶葉浸泡在保溫杯的水中,多種維生素被大量破壞而營養降低,茶水苦澀,有害物質增多,飲用後會引起消化係統及神經係統的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