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從受孕前就開始準備 孕前的生理準備(1 / 3)

第一章:從受孕前就開始準備 孕前的生理準備

調整孕前生理機能

調適孕前生理機能

人類的延續絕非隻是單純的生殖係統的生活,孕前生理準備機能的調適自然也不隻是指生殖機能的調適。

人類要健康地生活,自然時刻都該注意生理衛生,然而,對於準備生育下一代的新婚夫婦來說,這一點尤其顯得重要。應建立一係列的生理機能保健措施,針對婚前檢查所發現的有關疾病和不夠理想的生理機能問題,進行治療、調養和功能性鍛煉,特別是要保持精液的正常成分和卵子成熟的質量以及生殖器官的健康狀態。必要時,在孕前,夫婦可以主動接受專家的指導。

調養孕前身體素質

有些青年男女平時不注意身體素質的鍛煉,在妊娠之後才開始講求優生,這樣就遲了。現代科學表明,夫婦經常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能為下一代提供較好的遺傳素質,特別是對下一代加強心肺功能的攝氧能力、減少單純性肥胖等遺傳因素能產生明顯的影響。保持健康的精神狀態,是身體素質向正常發展的“精神衛生”條件,萬萬不可忽視

孕前身體素質調養方式,最關鍵的是夫婦都要堅持進行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健美與鍛煉活動,沉醉於自我封閉式的新婚生活,無節製的縱欲則是重要的“禁忌”。鍛煉的時間每天不少於15—30分鍾。一般適於在清晨進行,鍛煉的適宜項目有跑步(退跑)、散步、做健美操、打拳等,並堅持做班前提、工間操,在節假日還可以從事登山、郊遊等活動。而且,這些活動千萬不要因為新婚後家務負擔的加重而間斷。

達到一個適宜的體重

女性體重如果低於標準體重的15%,則為身體過瘦;如果高於標準體重20%以上,則為身體過胖。過胖或過瘦都會使體內的內分泌功能受到影響。這樣,不僅不利於受孕,還會增加嬰兒在出生後第一年患呼吸道或腹瀉的幾率,並在孕後易並發妊娠高血壓綜合症、妊娠糖尿病。因此,準備懷孕的女性,無論身體過胖過瘦都應積極進行調整,力爭達到正常狀態。

認識排卵與受孕

女性從月經初潮開始,一生約排出400個成熟的卵子。一般情況下,卵巢每月排卵1次,每次排出1個成熟卵子,偶爾亦有1次排2~3個卵子的。兩側卵巢交替排卵,但也可能由一側卵巢接連排卵。若排卵後沒有受孕,則半個月後就會月經來潮。如果能知道自己排卵的大概日期,那麼,對受孕或避孕都會心中有數,可以自我掌握與控製。

節製性生活

關於性生活頻繁對我們造成的危害我們在前麵已經提到了,調節性生活的節奏也是調節生理機能的關鍵。性生活頻繁,必然使精液稀少,精子的數量和質量也會相應減少和降低。為了保證新生命的正常孕育,夫妻雙方在準備懷孕的這些日子裏節製房事十分必要,尤其是男方,養精蓄銳更為重要。這一點,對性欲旺盛的新婚夫婦尤應引起注意。

高齡媽媽孕前應做的五項檢查

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使得不少職業女性不知不覺放慢了成家、生育的腳步,等到一切都如計劃中完美時,似乎又離孕育的“最佳條件”越來越遠。?

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生殖力都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低,女人最理想的生育年齡在25-30歲,跨入35高齡再選擇懷孕,女性受孕機會變小,且自然流產率增加。有數據顯示,25到30歲女子的流產率為15%,而40歲以後則高達40%。??

此時,優質的卵子相對減少,同時由於輸卵管的炎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或者子宮肌瘤使精子和卵子相聚的道路不通暢,受精卵“居住”的“房屋”質量下降,而造成不孕、流產、宮外孕的機會增多。所以,如果計劃35歲以後懷孕,女性必須先考慮自己的生育能力。如果父母生育的進程不順利、幼年時患有過結核病或其他較嚴重的疾病,且現在月經時間過長或過短、子宮或附件有包塊、丈夫身體狀況不很好時,最好不要將生育年齡放在35歲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