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善意的欺騙,有時候比誠實的忠告更有效(1)(1 / 3)

208善意的欺騙,有時候比誠實的忠告更有效

耶和華所憎惡的東西一共有七種,其中一樣就是“撒謊的舌”。但是,如果這個謊言是出於善意的,不一定會遭到他人的拒絕。善意的欺騙有時候比誠實的忠告效果更好。

善意的謊言表麵看起來是妥協和退讓,其實不然。沃爾瑪公司是一家非常有名的連鎖公司,但是,在前幾年的經濟危機中,這家實力異常雄厚的公司一樣也受到了重創,曾一度連續虧損。當時整個美國的市場都不景氣,企業紛紛倒閉或巨額虧損,沃爾瑪公司的員工也人心惶惶,深怕公司會削減薪水、裁員甚至倒閉。

但是沃爾瑪公司的老總薩姆·沃爾頓卻沒有下令減薪裁員,甚至還命令財務部門按照以往的標準發放薪水,並且專門召開員工大會告訴員工,公司的狀況並沒有因為經濟危機而受到多大影響,讓大家保持信心、努力工作,創造出更好的業績來。

就這樣,在老總薩姆·沃爾頓的謊言下,公司員工相信企業並沒有受到影響,一如既往地踏實工作,終於在幾個月後擺脫了虧損狀況。現在的沃爾瑪公司,依然是世界零售行業的領頭羊。

沃爾瑪公司的老板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知道,如果誠實地把公司所麵臨的狀況告訴員工,不但不會起到任何效果,反而會使員工無心工作,使本來就糟糕的局麵變得更加無法掌控。還不如采用善意的欺騙,穩定人心,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善意的謊言,有時候確實比誠實的忠告更能發揮作用。一個公司的老板,如果能利用好這一點,不但會使公司員工團結,還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利潤,長遠來看是有利於公司發展的。

209適度的人情,是管理的“潤滑劑”

古人雲: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以至誠之心來對待他人,卻無法打動他人的心,那是不可能的;對待他人不是以至誠之心,那麼,任何人都打動不了。換句話說,就是“我以誠心待人,人必以誠心待我”的觀念,這是儒家的處世觀點。

這句話所闡明的觀點,在社會中的任何方麵都可以體現出來。當然,這也同樣適應企業。一個老板在工作當中,不管對員工還是對合作夥伴、競爭對手,隻有表現出絕對的誠意和真心,才可以感動對方。這樣才能在領導工作中,減少一些摩擦,使工作進展順利。

對於員工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讓他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是被看重的,是有價值的,而這就體現在老板對人情的用法上。老板要在必要的時候,注意表現出對員工的器重、讚賞,並且適度地進行獎賞。要讓員工意識到,老板並沒有忽略他的存在。

在對員工委以重任的時候,一定要表現出絕對的誠意,要讓他明白,老板非常器重他,這個工作是非他莫屬的,除了他沒人可以勝任。當老板表現出絕對的誠意之後,他一定會赴湯蹈火,全力以赴,去盡全力把事情做好。哪怕工作難度很大,任務量很重,他也一定不會推脫的。對於老板來說,你隻是需要在人情上花費一點時間,但卻可以得到員工無限的回報。

海爾公司的一個部門經理在研製新產品時,曾錄用了一位頗有幹勁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一接到任務,便馬不停蹄地幹了起來,在工作最緊張的時候,他一連幾天不睡覺,埋頭苦幹。當這個任務完成之後,他累得病倒在床上,經理深受感動,在病床上拉著年輕人的手說:“要是你再不改變一下你的工作方式,我就要停止這個新產品開發工作了,我寧願不要這個新產品,也不能看著你這樣糟蹋自己的身體。”聽了經理的一席話,年輕人非常感動,並下定決心以後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回報經理。

經過此次事件,這個年輕人之後便不會把工作當成獲取報酬的手段,而是當成自己的事業,因為從這件事情上他意識到:老板並不隻關心工作,還關心他的生活、他的健康。

可見,適度的人情可以激發員工的動力,這並不需要多少金錢與時間,隻是需要你的一點誠意與關心而已。

210資產隻是一個數字,人才是真正的財富

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一個企業裏麵,資產永遠隻代表有形的財富,而人才卻是無盡的寶藏。一個企業的發展,關鍵在人,沒有人才,企業會停滯不前,沒有人才,企業會毫無創造力,沒有人才,企業會迅速走向沒落。

玫琳凱化妝品公司的總裁也說過類似的話:優秀的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人才比計劃有用。留住人才是一個公司成功的標誌。人才的競爭在現代企業間的競爭中是最重要的部分,誰能擁有人才,誰就能在激烈的經濟環境中永葆活力。

在戰國時代的燕國,燕昭王一心想招攬人才,築“黃金台”招納人才,雖然在有些人看來,燕昭王的行為好像是在作秀,並不是真的求賢若渴,但是,這也能反映出人才的重要性。

台灣鴻海公司老總就是一個求賢若渴的老板。有一次,在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會議上,老板與另外一位資深的老員工發生了意見衝突,他們誰也不能說服誰。老總忍不住以權力施壓,讓他個人的意見得以通過,但是這位老員工仍然不接受,一氣之下,當眾宣布:“這樣做是完全錯誤的,你一定會為此付出代價,如果你堅持要按照你的方法來做,那麼我立刻就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