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把自己的決斷變成集體的決策(1)(1 / 3)

188把自己的決斷變成集體的決策

對於領導者來說,最普通的工作恐怕就是作決策,下決定。大到關乎企業命運的決策,小到一些雞毛蒜皮但是又需要及時處理的小事,都需要領導一一決定。

在一個企業中,領導者自恃為企業高層,決策武斷,從來不考慮其他員工,尤其是基層員工的意見。其實這些做法是非常錯誤的,企業裏麵,說話最有價值的往往是那些基層員工,他們最熟悉企業的產品,最清楚什麼地方需要提高,什麼地方有待改進,什麼地方需要繼續保持。尊重他們的意見,才能真正獲得價值的信息。

但是,企業的領導人往往不尊重員工意見,喜歡把自己的判斷當成集體的決策,直接傳達給下屬去執行,不喜歡民主決策程序。這種做法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長此以往會讓員工沒有責任感和進取心,更重要的是,民主的決定會避免一些失誤,可以挽回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就算領導人個人認為他所作的決策是萬無一失的,也必須通過必要的步驟讓員工意識到:他們是參與到決策過程來的。隻有讓自己的決斷變成集體的決策、民主的決策,才是企業真正的發展之道。

美國航空公司每次在作出重大決策的時候都非常尊重民意。公司會把各個階層的員工代表召集到一塊,先進行商討。首先是基層的員工發言,說出自己的建議,然後再由上一層員工發言,最後發言的才是最高領導人。經過最高領導的商討,最終作出決定,成為最終決策,之後才傳達下去。而且,傳達下去的不僅僅是一條命令,文件中還附屬一些詳細的說明,表明為什麼作出此決策,參考了誰的意見,對哪些員工進行表揚等等,讓員工心知肚明,一目了然。

而一般的公司的做法恰恰相反,都是先由一個主持會議的人簡單地作個開場白,之後就讓最高領導人直接傳達出上層領導作出了某某決定,下麵一些員工麵無表情地聽,會議最後還往往會來一句:大家還有什麼意見?之後就散會。但是,一旦走出會議室,員工就私底下討論,這個決定根本行不通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企業會一帆風順,有的企業卻經不起打擊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企業可以做大做強,有的企業卻一輩子名不見經傳。

所以,要想把企業做大做強,領導人首先就應該拒絕武斷,不要把自己的決斷變成集體的決策直接下發,而要真正實現集體決策,讓員工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上來。當員工的責任感和參與性被激發出來之後,積極性也會提高,企業自然會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189沒有任何把握的情況下,血緣關係就是最好的保證

在一些大型企業中,一般公司最高領導人都是世代沿襲的,而一些重要的職務,也往往是由公司內部人員的親屬擔任的。這種雇傭關係是以血緣關係為前提的。這些全世界聞名的企業中,無一例外都是家族企業,充分證明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而建立起來的家族產業,是有旺盛生命力的。

不但如此,在企業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血緣關係也是最好的保證。“親戚們”通常不會在企業處於危難的時候過河拆橋,棄之不顧,反而會義無反顧地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而且,這些親戚,往往因為自己是內部人員而會比其他員工增添一些責任感、主人感,會對企業的發展更加盡心盡力,任勞任怨。

台灣有一家家族企業叫台塑公司,公司的三大股東是三個親兄弟,而且企業內部重要的員工也是由他們的親戚所擔任的,像財務、會計之類。這家以血緣關係建立起來的企業,從建立到現在,可謂是一帆風順。

但是最後,該企業卻麵臨嚴重的財務危機,主要是因為一次工業事故,造成產品次品率過高,企業決定麵向社會回收產品。這一舉動導致產品積壓過多,資金流通受阻,新產品生產受限,企業麵臨嚴重的困境,公司迫切需要一些資金周轉。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平時的合作夥伴全都一哄而散,三兄弟和這些親戚隻好通過自己人找資金,希望得到援助。功夫不負有心人,二兄弟妻子的一個親戚願意提供資金,還許諾不收取任何利息。在這位親戚的幫助下,企業成功脫離險境,重新走入正規。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從古到今都如此。企業中任人唯親的好處就是,雇傭關係永遠比不過血濃於水的親情所建立起的關係。正是因為家族紐帶的牢固、穩定和信任,才有了台塑公司的興旺發達。

雖然現在的家族企業中,都存在著“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但是,家族企業存在的優勢也是有目共睹的。它穩定、牢固,彼此之間信任度高,容易溝通,節約成本,大大降低了風險。這些都是家族企業常青的原因。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一些沒有把握的關鍵時候,血緣關係是最有力的保證。

190權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

從古到今,人類一直對權力瘋狂地追求,一刻也未停息。現在,權力所代表的東西也越來越豐富。它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東西,意味著地位、威望、財富、領導力等等,有了它,就仿佛擁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