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評估在企業的招聘與選拔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企業改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那麼,什麼是招聘評估?招聘評估由哪些部分組成?又有什麼樣的具體作用呢?
本質上講,招聘評估就是在招聘工作結束後對整個招聘過程進行審視、統計和分析。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對招聘方法的評估,另一部分是對招聘成效的評估。根本目的就是在耗費既定資源的條件下,為工作崗位招募到具有適用性的工作應聘者。
招聘評估的兩個部分是有先後順序的,企業在員工招聘評估過程中,首先要考慮招聘的成效,然後才是對招聘方法的評估。
招聘評估在改善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是相當明顯的,歸結起來有兩點:
首先是有利於企業節省開支。工作人員通過對成本和效益的統計核算,能夠明確費用的支出情況,區分出哪些是應支出項目,哪些是不應支出項目,為製定降低費用的方法打下了基礎。
其次是便於統計招聘工作中所錄用的新員工的數量和質量。通過對數量和質量的評估,分析滿足或不滿足需求的原因,有利於找出各招聘環節中的薄弱之處,改進招聘工作;同時通過錄用人員數量與質量的分析,對員工培訓、績效評估提供了必要的信息,為人力資源規劃的修訂提供了依據。
對招聘成效的評估
企業招聘活動結束以後,企業的招聘目的是否達到?招聘流程是否流暢?招聘成本是否合理?新員工的實際業績究竟如何?這些都是企業必須認真麵對的問題,因此招聘成效的評估就勢在必行。
招聘成效評估常用指標
隨著企業的招聘理念的轉變,人才競爭愈演愈烈,企業的人力資源招聘工作麵臨著更大的挑戰。在招聘工作結束之後,通常企業會采用下麵的幾個指標來對招聘工作的成效進行評估:
1.部門協調性
企業部門之間的有效協調是招聘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這就要考驗招聘工作人員是否曾經用足夠的時間與公司其他部門負責人進行溝通討論崗位需求,是否在招聘的過程中隨時和及時地與相關部門進行聯係,並共同招募和篩選應聘者。一般來講,一個對企業負責的人力資源工作者會花費大部分的時間來了解空缺職位的情況和用人崗位所需要的關鍵技能和條件。
2.工作時效性
工作時效性反映在兩個方麵,即對企業用人需求的反應速度和招聘工作的進度。
為了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轉,人力資源工作者在接到用人要求以後,必須在短時間內就能找到有希望的候選人。
真正高效的招聘部門應該在平時就隨時注意相關應聘信息,第一時間掌握相關資料。例如,企業在舉行一些公共活動時,人力資源工作者就下意識留意一些將來可能會對公司有用的候選人,並隨時把他們的資料整理備案。久而久之,這樣就會為企業建立起一個寶貴的人才庫,在有需要的時候隨時調用。
再者,麵試安排的時效性也是很重要的指標。如果企業不能及時安排候選人麵試,就可能使別的企業捷足先登,錯過真正優秀的人才。此外,麵試不及時,也會給候選人造成不受重視的錯覺,使應聘者的積極性大大受挫。
3.成本合理性
成本評估是招聘成效評估中的重頭戲,一旦評估不合理,就會形成漏洞,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通常,在成本合理性的評估中,企業需要充分考慮是否在招聘過程中給予了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足夠的資金支持。通常優秀的人才審視一個企業會從職業性質和薪酬待遇兩個方麵出發,如果招聘工作者的資金充足,就能許給應聘者稱心的工資待遇等條件,更容易招募到企業需要的人才。
招聘數量質量評估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通常會根據招聘人員的數量和質量進行評價,從而作為此次招聘工作成功與否的標準。如果聘用的新員工的數量和質量不合格,那麼整個招聘過程就沒有實際意義了。
雇用率是企業用來進行招聘數量評估的標準,對招聘質量的評估則按照企業的長短期經營指標來進行確定。在企業的短期招聘計劃中,人力資源工作者可以根據應聘者的數量和實際聘用人數之比來確定招聘的質量。在長期計劃中,企業則根據所聘用員工的離職率來確定招聘質量。
聘用率=聘用人數÷應聘人數×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