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現實的一代!(1 / 3)

雖然在學校裏,80後接受了很多理想主義的教育,每個人似乎都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長大成人後要成就一番事業,可是走出校門後他們才發現理想離自己太遠,“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成了過時的口號。想自己創業當老板,發現賺大錢很難;想當科學家發明創造,發現耐不住寂寞;想當高級職業經理人,需要從基層做起,需要打拚很多年。所以80後麵對種種殘酷的挑戰,逐漸放棄了豪情壯誌,變得越來越現實,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是什麼壞事,因為80後這一代在20多歲就明白了很多道理,隻要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對將來是有好處的。由於現在的80後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外麵的世界,所以他們的期望值很高,但是也變得越來越焦慮,畢竟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很多製度尚未完善,人們還不能用西方發達國家的文明標準來要求中國(我們千萬不要再談什麼5000年古老文明了,否則隻會起到誤導的作用),對現實中的問題要多一分容忍,多一分理解,畢竟發達國家是用了幾百年才達到今天這種文明水平,很多事情在中國都不能急,需要慢慢來。

現在的80後喜歡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喜歡享受物質增長帶來的快樂,沒有了“憤青”的激動,沒有了“憤青”的怨恨,更沒有“憤青”的不滿,麵對各種社會問題,他們善於用黑色的幽默,恰當的調侃去嘲諷各種社會現象,他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針對社會熱門話題設計出富有創意的短信、令人發笑的Flash等。這對打造和諧社會是有好處的,因為人們越現實,社會就會越穩定。很多60後和70後老板(上司)看不慣80後的某些舉動,比如為了同學聚會80後可以拒絕加班,不管公司有什麼樣的急事他們照樣我行我素。在老一代人看來這樣做不合情理,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無私奉獻的做法,認為公司利益應該高於個人利益,這種思想在計劃經濟時代是對的,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是為了國家而努力奮鬥,但是現在不同了,絕大多數企業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老板不可以要求員工奉獻,隻可以要求員工忠誠。這種思維模式在西方發達國家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畢竟8小時之內公司事物優先,而8小時之外,個人事物優先。當年我在惠普工作時一直就是這樣,如果上司希望我們加班,或者周末臨時開會,會非常客氣地征求我們的意見,如果我們說不行,老板一點都不會生氣,隻好改日再說,因為我們不加班是正常的。

當年我在美國工作時,有些美國同事為了參加孩子的畢業典禮,為了參加有自己孩子參與的體育比賽等活動,他們可以請假不參加公司的重要會議,當初隻有我一個人覺得不理解,其他人都覺得很正常,誰家裏沒有點事,況且家庭的事情比企業的事情更重要。我們過去宣揚的那種英雄人物舍小家為大家,“路過家門而不入”的榜樣在西方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怪物,在他們看來,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家人都不愛了,怎麼可能會愛別人。

要知道,尊重每個人的個人利益,是市場經濟得以健康發展的關鍵要素,隻要把這種自私自利轉化為每個人努力奮鬥的動力就對了,所以說,好的管理製度就是讓每個人為了個人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工作,同時企業得到了回報,國家得到了發展,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

在發達國家,每個人都認同個人(家庭)利益高於企業利益。如果某個人年初就規劃好了和家人一起外出的休假時間,並已經得到上司的批準,到了休假的時候,不管公司出現什麼大事,他們都不會改變計劃,而沒有人覺得這樣做不對。這就是發達國家的價值觀和社會文明的表現,即尊重別人的選擇,尊重別人的計劃,所以80後為了朋友聚會而拒絕加班的做法是對的,需要改變思想的是60後和70後老板(上司)。經過“文化大革命”之後,很多人已經習慣了講大話,唱高調,整天說一些永遠正確的廢話,聽起來很好,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口是心非,因為大家喜歡用非常高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用非常低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到最後,連最起碼的道德底線都堅守不住,所以才會假冒偽劣產品橫行,食品安全問題始終解決不了。

一個企業之所以經常要員工加班,一般情況下都是老板(上司)計劃性不強導致的結果,如果老板(上司)善於做計劃,提前做準備,就不會成為“救火隊”,整天忙著應付。所以很多企業都是因為管理者水平不夠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可惜受到懲罰的不是管理者,而是普通員工,這是不合理的現象。

我在惠普前後工作了15年,加班時間大概不超過30天,換句話說每年也就是兩天,都是參加一些事先計劃好的非常重要的會議,而不是臨時冒出來的工作。不管是我做工程師的時候,還是做到助理總裁、首席知識官的時候,我這個人始終是到點就下班。但是回到家裏我並不是不想工作,這一點希望每一位80後都能明白,一個敬業的人不管在哪裏都會思考工作上的事情,隻要沒事幹,隻要自己閑下來,就會把自己未來幾天要做的事情想清楚,想透徹,像過小電影一樣把工作梳理一遍,把如何做好工作想清楚,把如何改進流程、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減少工作量想清楚,這樣做工作效率反而更高,因為所有的工作都是事先想過了,想好了,所以做起來就非常快,質量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