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獨立的一代!(1 / 3)

80後從小到大是在長輩的嗬護下成長起來的,由於應試教育的原因,大家普遍關注學習成績,把學習成績好壞,把能考上什麼大學當做衡量一個人成敗的標誌。所以普遍而言,這一代人的學習成績都比較好,學的東西很多,知識麵很寬,但是更多的是應試知識,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的知識,既不是為了將來的生活而學習,也不是為了將來的工作而學習,所以非常被動,學得並不紮實,甚至考完試就忘了,這種教育模式除了起到篩選學生,把學生分層以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價值。而且現在的老師們已經不再想以前那樣,把教書育人當做天職,願意把做人做事的道理給學生講清楚,而是側重於考高分,這是由老師的個人利益決定的,也不能怪老師。這樣做的結果是出現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優秀學生”。可以說作為一名學生,這些人非常優秀,但是走向社會以後卻舉步維艱,很多人難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因為沒有人教他們如何在社會上生存,沒有人教他們如何做人做事。當然這一切都不能怪80後,是老師的問題,是家長的問題,是社會的問題,應當由長輩們來承擔責任。

80後也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生活上最依賴父母,思想上卻最獨立的一代人,盡管從小到大嬌生慣養,但是生活在改革開放時代的80後比前幾代人更早地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更全麵地了解到了外部世界的精彩,互聯網、電視等媒體的普及使更多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一方麵大家開闊了視野,另一方麵,80後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事業上都有極高的期望值和追求。從積極的一麵來說,這是他們努力奮鬥的動力,從消極的一麵來說,期望值過高容易浮躁,幸福指數會下降。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如果能把80後的這種期望和追求轉化為工作和奮鬥的動力,企業就能健康發展。當今的80後普遍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願意被灌輸,不願意被支配,他們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理性決策的能力,他們不輕易相信宣傳和忽悠,所以可以更好地避免“集體無意識”,不會再重複前人曾經犯過的重大錯誤。所以跟80後打交道時盡量讓80後發表意見和建議,讓他們掌握主動權。

不管大家喜歡與否,都要接受擁有獨立個性的80後一代,老一代人要麼去適應他們,要麼跟他們作對。我相信選擇前者是對的,對於各級管理者來說,應當把80後的獨立個性當做優點來看待,給他們鋪平道路,讓80後按照自己的意圖去走自己的路,尊重他們的選擇,尊重他們的個性,作為長者需要給他們的是善意的提醒,輔導他們走向成功。80後的獨立個性使得他們能夠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腦子去分析,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品質。當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時,就不會跟在別人後麵走。要知道,企業提供一個和別人一樣的產品並不是什麼本事,生產跟別人一樣的“Me-too”產品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中是不被人看好的,一個企業唯有提供獨到的價值才有生存的意義,才能走向世界。日本的企業之所以能征服世界,靠的就是這種精神,韓國企業征服世界同樣也是靠的這種精神。為什麼中國企業,中國品牌難以征服世界,是因為絕大多數大企業在60後和70後領導的帶領下,習慣於生產跟別人一樣的“Me-too”產品,靠低價格去競爭。要知道,“Me-too”產品的頂峰之作就是山寨化,可悲的是很多國人居然津津樂道地大談山寨產品,以為這樣走是捷徑,其實錯了,山寨化隻會毀了中國企業的創新精神。

關注人、尊重人是日本企業在戰後得以騰飛的基礎,他們從西方企業那裏學到了“尊重個人”的真經,因為當年輕人被關注、被尊重時,他們會成為有獨立思考能力,有情感,被重視的人才,而這些人才的積極性一旦被激發,他們就會煥發出無窮的創造力,產品創新才能變成現實。在一家企業裏,僅靠老板一人的智慧是遠遠不夠的,老板再有創新的想法也趕不上眾多員工集體的智慧,隻要老板能把員工真正當人看,而不是把員工當做為自己賺錢的機器,不把員工當做螺絲釘,尊重每一個人的自由獨立,企業才會有活力。在未來十年中,隨著80後逐漸成為企業員工隊伍的主力軍,老板學會經營人心比什麼都重要,一旦老板或上司懂得尊重80後,尊重80後獨立的思想、獨立的精神、獨立的個性,80後必定會充滿熱情地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