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平等的一代!(1 / 3)

如果你不愛別人,你能期望別人愛你嗎?所以一個人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對於廣大的民營企業家來說,在未來十年,決定勝負的除了把握好未來的市場機遇之外,最重要的成功要素就是能否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對企業忠誠的員工隊伍。可以說,未來十年中國企業界的佼佼者,將是那些懂得傾聽80後的聲音,懂得善待80後的員工,懂得尊重80後的個性,懂得激發80後主人翁精神的企業,誰能夠成為80後心目中的最佳雇主,誰就搶占了人才市場的製高點。平等隻是表現出來的現象,而平等的背後是尊重,尊重的背後是信任,信任的背後是製度。如果一家企業沒有建立起科學的監督約束機製和利益驅動的激勵機製,管理層就不敢相信任何人,這種不信任在80後看來就是缺乏尊重,缺乏尊重導致的是不平等心態的滋生,而不平等心態導致的必然是對立或者對抗。

為什麼很多人看不慣80後的一些行為?因為缺少包容的精神。因為大家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隻要別人跟自己不一樣,就認為是別人不對。其實,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五顏六色的,我們應當用包容的心態去看世界,不管是同性戀還是有各種嗜好的人,他們有他們的自由和權力,我們不能歧視他們。但是在中國,很多城裏人歧視鄉下人,有錢人歧視沒錢人,有文化的歧視沒有文化的,當官的歧視老百姓。我們還沒有學會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選擇,尊重他人的權利,不管別人做什麼,隻要別人不傷害到你就行了。沒有尊重,就沒有平等,所以說平等談何容易,五千年來的傳統文化一直在宣揚不平等思想,見了皇上就要下跪,直到80後才扭轉了這種局麵,因為絕大多數80後都是不卑不亢,希望活得有尊嚴,不想任人宰割,這是非常可喜的一種狀況,是值得慶幸的好事。

很多民營企業家都把80後員工當做“打工者”,認為是企業給了80後員工一個工作的機會,希望讓員工感恩。所以很多企業每天都要求員工唱“感恩的心”。其實,在現代企業裏,員工與老板是互相需要的、平等的合作夥伴關係。因為沒有員工的努力工作,哪來企業的健康發展,所以不要把80後員工放在對立麵上,而要把他們當做自己的戰友,當做與自己一起奮鬥的夥伴。隻有在內心深處認同80後員工的價值,才會在日常溝通中表現出平等的心態。如果企業把80後當做“打工者”來對待,怎麼可能期望他們每天站在公司的立場上去思考?他們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就已經不錯了,就算對得起企業了,要知道如果員工對企業不滿,他在實際工作中就會把這種不滿放大,並傳遞給客戶,最後損失的還是企業。

“先談條件再幹活”在很多老板和管理者看來都難以接受,但是這就是管理80後不得不麵對的事實,80後不希望不求回報地傻幹,希望明明白白地幹活,明明白白地賺錢,這個要求是合理的,因為它符合市場經濟的“利益平等交換”原則,是一種進步。企業不要怕80後員工提條件,更不要反感他們提條件,企業與員工之間是平等的,所以必須允許員工與企業博弈,這才是正常的勞資關係。不過,在與80後溝通與談判的時候,必須讓他們知道工資是誰發的,要讓他們知道隻要能為客戶創造價值,沒有人阻止他們賺錢,為客戶創造的價值越高,他們得到的回報就越高。那種不計較個人得失都是暫時的,過去的人們雖然嘴上不說,但是並不是心裏不想,更不是對企業很滿意,隻是忍辱負重而已。

講到這裏,有必要探討一下市場經濟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樣大家就會從心理上坦然接受現實,去麵向未來。市場經濟得以健康發展,是基於三駕馬車:一是利益驅動,二是誠信契約,三是優勝劣汰。利益驅動就是在企業與員工之間應當是平等的利益交換,在企業與客戶之間也是利益的平等交換,企業裏的各種製度都應當基於利益驅動去設計,通過利益驅動激發員工的主人翁精神;誠信契約就是責權利分明,是基於法治而不是人治,是基於合同而不是基於感情,要做到親兄弟明算賬,什麼事都是先講清楚,不要開始時不好意思,事後大家都別扭;優勝劣汰就是承認並接受競爭的結果,不能怨天尤人,換句話說,市場經濟不同情弱者,輸了就是輸了,要像那首歌唱的那樣“愛拚才會贏”,每個人必須不斷努力才能在競爭中取勝,才能成為市場經濟環境中的優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