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平等的一代!(3 / 3)

早在二十年多年前,當我剛剛進入跨國公司工作時,就體會到了那種被尊重的感覺,也喜歡上了那種感覺,我當初就曾經感慨,過去那麼多年我們一直提倡的很多“終極追求”似乎在這樣一個地方都實現了,人們為了某種需求而努力地工作,大家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工作生活兩不誤,當然最最看重的是我覺得自己活得像個人樣了。那時候雖然我們懂得並不多,但是上司從來不會責難我們,更不會罵我們,連大聲說話都不會,不管布置什麼工作,都是非常尊重地征求部下的意見,給大家表達意見的機會。通過實施“目標管理”,讓員工有更多的自主權和主動權,上司隻需要把工作目標說清楚,把考評標準說清楚,並就完成日期與員工達成共識,剩下的就是從教練的角度幫助員工做好工作,輔導(指導)部下更高效地把任務完成,給員工更多的空間來決策,來發揮,通過做工作學到應有的技能。

在優秀的公司裏,衡量一個管理者的水平不是看他自己多麼能幹,而是看他帶的部下多麼能幹,所以各級管理者不能把自己當做老板或上級,而應定位成教練。

現在的老板和上司總是抱怨80後員工沒有歸屬感,覺得80後員工不好管理,可是大家想過沒有,歸屬感從何而來?歸屬感來自企業對員工發自內心的關愛,來自企業將獲得的利潤與員工分享,來自企業對員工能力的培養,如果你不拿他們當外人,經常給他們做培訓,讓他們成才,他們必然有歸屬感。但是如果企業從來不把經營業績信息告知員工,如果企業從來不給員工分紅,如果企業從來不把培養員工的能力當做重要任務,員工怎麼可能對企業有歸屬感。可以說,20多年前我在跨國公司曾經享受的待遇,曾經得到的尊重,曾經接受過的培訓,在今天的絕大多數中國企業裏都得不到,因為很多企業還沒有意識到“經營人心”的重要性,還不知道員工的積極性和主人翁精神從何而來,大家普遍關注的是業務問題,即如何盡快賺到錢。五年前,在我出版的《笑著離開惠普》裏對一家優秀企業該怎麼善待員工有很詳細的描述,對人性化管理有清楚的界定。國內很多優秀的企業都把《笑著離開惠普》當做人力資源部門和各級管理者的必讀書,通過借鑒優秀一流企業的企業文化,管理體係和管理製度,達到了少走彎路,少交學費的目的。

可以說,在現在這個時代,如果一個企業對員工缺乏關愛,僅把員工當做賺錢的機器,那麼80後員工是不會接受的,他們希望在人格上與老板平等,他們主張靠自己的勞動去換取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回報。要知道現在已經不是“卓別林時代”的勞資關係,大家是一個利益的共同體,唯有實施“人性化管理”才能贏得80後員工的心,才能讓80後員工有歸屬感。“軍事化管理”對於老一代的藍領工人來說,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那個時代人們關心的還是最低層次的掙錢。記得十多年前我去一個客戶那裏參觀,看到工廠大樓上醒目地寫著一排大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看到那樣的一個口號,我很震驚,不知道說什麼好,因為在惠普這樣的公司裏,提倡的是與這個口號截然相反的理念,那就是“沒有滿意的員工,就沒有滿意的客戶”。麵對新一代80後員工,絕對不能再沿用那種“軍事化管理”的思路,因為企業不是軍隊,不可以要求員工無條件服從,不可以要求員工奉獻,更不可以要求員工效忠企業。就算80後員工主動離職,那也不能視為背叛,因為每個人都有追求個人理想的權力,企業應當在吸引力上下功夫,一旦員工離職的多了,就要從自身的問題入手去分析,去改進,去營造一個吸引人的環境,而不是一味地責怪80後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