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企業的思維方式轉變了,才能吸引到有理想,有追求的80後加盟,才能激發大家的主人翁精神,去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25年前,當我走進跨國公司大門的時候,親身感受到了優秀的企業是如何尊重個人,如何關心員工,如何培養員工,讓員工覺得自己活得很有尊嚴的。在中國惠普這樣的合資公司裏,一直提倡這樣一個理念,那就是“聰明地工作,而不是努力地工作”。這種理念的背後就是讓白領員工勤於思考,勇於創新,如果今天用4小時完成了某項工作,做完之後就要想一下,下一次可否用3小時就可以完成,什麼情況下可以用3小時完成,一旦想出來辦法,就提高了效率,提高了質量。3小時之後就是2小時,甚至1小時,這種思維模式推動著人們把關注點放在效率和質量上,而不是整天坐在那裏混日子,等著下班。
我在跨國公司工作了17年,加班時間很少,每年也不過幾天而已,但是不加班並不意味著不盡心,當你對企業的文化非常認同,當你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當你具備了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時,自然而然就為企業創造了價值,成為優秀的員工。像中國惠普這樣的跨國公司早在20年前就開始實行帶薪休假,5年以內工作年限10個工作日休假(兩周),6~10年工作年限15個工作日休假(三周),11~15年工作年限20個工作日休假(四周),16年以上工作年限25個工作日休假(五周),如果因為特殊原因,今年沒有用完帶薪休假,可以延後到下一年,實在沒有用完,公司會按照加班費補償。可以說“加班文化”對企業來講絕不是什麼好事,既讓企業增加了成本,也會把員工慣壞,很多人上班時間不認真做,下了班才幹活。要知道,如果一個人在工作時間內無法完成工作任務,應當反思是否公司的培訓體係有問題,是否員工的技能有問題,是否工作流程有問題,是否溝通有問題。
可以說,今天的80後看待工作的態度與前輩大不相同,在80後看來工作是為了享受生活,而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他們需要更多的休閑娛樂時間,他們需要過得輕鬆自由一些,這種思維必將成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原動力,能讓中國人實現下一次跨越,從“富起來”到“樂起來”。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80後講究生活質量,他們就會千方百計想辦法去賺錢,尤其是用巧勁去賺錢,而不是傻幹。80後現在已經看不上那些靠“傻幹”成功的人士了,那些人已經完成了讓中國人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曆史使命。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因為休息時間短,沒有假期而招不到好的白領員工時,自然就會反思。要知道市場經濟本身有一個“自我調節”的機製,如果企業招不到優秀的人才,如果企業留不住優秀的人才,那麼就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很多製度,以適應80後的需要。我堅持認為80後的要求是合理的、合法的,體現了一種社會的進步,是值得提倡的。
很多企業老板或中層領導都在抱怨招不到好的80後員工,可是當我問他們為80後員工做了什麼的時候,往往很多人都無話可說了,因為絕大多數企業都喜歡站在一個強勢的地位,居高臨下地看問題,動不動就對員工說:“你不願意幹就走人,有的是人想幹,在等著進來呢。”要知道,這樣的話很傷人,讓人失望透頂,因為企業沒有拿員工當回事,把給員工一個工作機會當成了施舍。其實,企業與員工是唇齒相依的,企業沒有了好員工,是不會健康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