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被稱為質疑的一代絕對不是什麼壞事,是社會的進步,是中華民族的希望,使我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因為80後開始走向理性分析、理性消費、理性決策,這就有可能從根本上杜絕“集體無意識”,避免重複前人曾經犯過的重大錯誤。不管遇到什麼事情,能用質疑的眼光看問題都是好事,隻有經過反思、分析、沉澱以後得出的結論才客觀,才真實,才持久,才明白。過去多少代人都是稀裏糊塗過來的,很少反思,很少分析,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尤其是對權威人士的話從不懷疑。那些喜歡反思,有獨到見解的人經過幾場“運動”,都被收拾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自然而然就學乖了,幹脆裝傻,少惹是非,達到“難得糊塗”的境界。
80後之所以對很多事情抱持質疑的態度,有兩個根本原因:一是源自當今社會的信任危機和信仰缺失,現在的人們已經不知道能相信什麼?能相信誰?相信一個,失望一個,公信力降到了曆史最低點。二是他們學會了反思,學會了理性分析,不再盲從;老一代人也許都還記得,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一句話能確保說話的人不撒謊,那就是:“向毛主席保證!”一旦說出這句話,就沒有人懷疑,也沒有人敢懷疑。因為那個時候人們多多少少還有一些信仰,所以人們還能守得住自己的道德底線。
在當今社會,“說一套,做一套”的人實在太多了;道貌岸然做官樣文章的人太多了;台上一個樣,台下一個樣的人太多了。各種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各種欺騙敲詐橫行大江南北,各種誇張的忽悠炒作遍地開花,隻要能想出來,就有人敢幹,因為沒有人會擔心幹這種喪盡天良的事將來會下地獄。中國人對於撒謊的寬容度絕對是世界第一,不管一個企業,一個名人說了什麼謊話,人們很快就會忘掉,說謊的企業照樣做生意,說謊的人照樣出頭露麵,跟沒有事一樣。西方的價值觀念是人可以做錯事,但是不可以撒謊,而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則是人可以撒謊,但是不可以做錯事。在這種主流價值觀的主導下,一旦出問題,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捂著,蓋著,一旦被揭露就百般抵賴,實在不行了就采用各種方法去“公關”,去搞定媒體或相關機構,千方百計把事情壓下去,就是不認錯。
中國人之所以把說假話不當回事,要歸功於“文化大革命”,那個時候沒有人敢講真話,一旦講真話就會被整得很慘。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老一代人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洗禮,已經見怪不怪了,習以為常了,大家對社會上很多醜惡的東西已經變得麻木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所以就無動於衷了,直到食品安全問題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大家才開始關注,才開始呼籲。因為80後是在和平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從沒有經曆過革命和運動,趕上了中國幾百年來最好的時光,人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自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質,過著前所未有的安定生活,這一切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可是,因為80後沒有經曆過“文化大革命”這樣的運動,還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更不願意委屈自己,所以他們成了這個時代敢於說出真話的一代人,很多“皇帝的新衣”都是被80後給說穿的。
就拿大家都非常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來說吧,一直是一個令各級領導非常頭疼的頑疾,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很多唯利是圖的商人不顧老百姓的健康,什麼都敢往食品裏麵加,隻要不出大事就能蒙混過關,不管是集中整治還是突擊檢查,好像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現狀,讓大家吃著放心。其實,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關係到民生的大問題,千萬不可大意,但是又不能沿用過去的老辦法,過去幾年,我們一直試圖用“道德工業”來定義食品行業,試圖通過道德教育來規範大家的行為,但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中,這樣做是徒勞的,唯有從利益驅動的角度下手才能治本,讓大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老老實實做食品,一旦添加非法物品,就要付出巨大的、無法承受的代價。
可以說,“文化大革命”就是“集體無意識”導致的惡果。在“文革”時,大多數人太容易輕信,太容易被煽動,太容易失去理智,才導致了十年浩劫。然而,現在已經不可能再發生那樣的事情了,因為80後的年輕人已經覺醒了,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獨立判斷是非的能力,不管是媒體也好,權威也好,都無法控製80後的思想。現在不是電視台、電台、報紙、雜誌說什麼就是什麼,80後喜歡從網絡媒體搜集信息,從不同的側麵驗證信息,而不是從單一渠道獲取信息,這樣可以得到更全麵的信息,做出更客觀的判斷。畢竟網絡是一個相對自由,相對開放,相對多元化的媒體,不管是精英還是草根,每個人的話語權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隻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甚至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