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人不喜歡享樂?如果有人說自己不喜歡享樂,那麼這人要麼腦子有毛病,要麼是虛偽到極點地騙人,隻要一個人肯說實話,說真話,說人話,就不會否認自己愛享受,否則人活著是為了什麼?享樂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生活方式,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現在的80後在“衣食住行”四個方麵隻剩下住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滿足,其他三個方麵基本得到了滿足,所以接下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住房問題,因為有了住房才能安居樂業。當然住房問題解決之後,人們還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衣食住行之後的第五個字是什麼?是樂!即娛樂,快樂,歡樂。人們在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求之後,必然往上走,去追求享樂,誰認識到了80後對享樂的需求,誰就能在競爭中取勝。
為什麼湖南衛視成為省級電視台中的佼佼者,就因為他們敏銳地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選擇了娛樂作為其特色,從而贏得了80後的心,成為80後的首選電視台。這就是為什麼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一個人也好,一個企業也好,一旦選錯了方向,努力是沒有用的。當然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就要對未來的市場有清醒的認識和科學的判斷。
中國社會已經開始從商品經濟轉向產品經濟,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很多行業會從產品經濟轉向服務經濟,這都是基於人們喜歡享樂而得出的前瞻性的結論。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願意自己做飯,不願意自己洗衣服,不願意自己收拾屋子,很多工作都可以找保姆做,這樣一來就可以把自己有限的時間用於創造更高的價值。要知道社會分工越來越細,80後比前幾代人更敏銳地感受到了這種趨勢,所以將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外包,可以讓自己活得輕鬆、瀟灑一點,可以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專注的工作中,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所以現在的80後已經不在乎自己是否會做飯,不在乎自己是否會幹家務活。評價一個人好壞的標準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的那種賢妻良母標準已經過時了。在我的《笑著離開惠普》中,有這樣一篇文章,叫做“讓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當年因為好心“幹雜活”而得到了上級領導的批評,那件事對我來說衝擊很大,本以為“幹好事”會得到表揚,卻得到了批評,我的價值觀念從此發生了轉變,明白了現代市場經濟講究的是社會分工,每個人都應當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而用自己賺來的錢去交換其他的產品和服務。如果什麼事都自己幹,就會停留在“小農經濟”階段,無法融入現代市場經濟,國家也不會富強。
為了幫助大家理清思路,我把市場經濟的四個發展階段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市場經濟的發展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商品經濟、產品經濟、服務經濟和體驗經濟。大眾化消費時代是商品經濟時代,小眾化消費時代是產品經濟和服務經濟時代,而個性化消費時代則是體驗經濟時代。發達國家基本上已經步入服務經濟和體驗經濟時代,而中國企業大多停留在商品經濟時代,隻有少數企業剛剛進入產品經濟時代。在商品經濟時代,大家比的是產品的質量和價格,物美價廉是最大的優勢。在產品經濟時代,大家比的是完整產品的差異化,是產品創新能力。在服務經濟時代,最重要的產品已經是無形的,硬件隻是完成服務的組成部分,因此更加注重的是服務的質量,因此客戶滿意度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考評標準。在體驗經濟時代,客戶最關心的是個人的體驗和消費的全過程,而客戶愉悅度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價值考評。市場經濟四個階段的演變。